組圖:牧羊人發現地下畫廊魏晉墓葬群見天日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18日訊】

磚壁畫

磚壁畫


墓室

 一﹑牧羊人無意中發現大寶藏

  蘭州晨報7月18日報道﹐公元20世紀70年代初的一天﹐家住嘉峪關市新城鄉新城村三組的牧羊人張書信的一個無意之舉震驚了世界。

  那天正午﹐烈日炎炎﹐張書信將羊群趕到一個視野開闊的地方﹐找了一個沙丘想躺下休息一會。突然﹐他發現身後沙堆左側有一個像老鼠洞但比老鼠洞寬大的洞穴。在好奇驅使下﹐他將隨身攜帶的牧羊鞭杆插進洞穴內試探﹐卻發現這是一個“無底洞”。張書信圍繞沙堆和洞穴端詳了許久﹐心想這極可能是一個不尋常的神秘洞穴﹐於是在下午收工時將洞口掩埋並做了標記。回家後﹐他將此事告訴了同村與其交情不錯的另一位牧羊人。二人分析認為那個洞口可能是墓葬所在地﹐商定對神秘洞穴進行探挖。

  第二天一大早﹐張書信與同伴趕着羊群﹐帶着忙了一整夜收拾停當的轆轤﹑繩索﹑竹筐﹑鐵掀等工具﹐徑直向那個神秘地點趕去﹐一到目的地便進行探挖。

  經過兩天的挖掘﹐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足以容納人體的通道。張書信順着洞口爬行數米進入洞底﹐劃亮隨身攜帶的火柴一照﹐眼前的情景驚得他目瞪口呆——洞底竟是一個用灰條磚砌成的合葬墓﹐其中有不少灰條磚上刻有圖畫﹐所畫人﹑物形態各異﹐惟妙惟肖。

  張書信根據平時耳聞目睹的一些墓葬“知識”對古墓進行一番觀察﹐認為墓室主人生前肯定是個富豪人家﹐但可惜的是﹐此前早有人捷足先登﹐雖然他花費了吃奶的力氣翻箱倒櫃﹐但終究沒能找到他們想要的寶物。但一想起那些他從未見過的“圖畫磚”(當時他並不知道是磚壁畫﹐更不知道磚壁畫的價值)就有些不甘心。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他先將壘墓室用的灰條磚拉回家壘筑了豬圈牆﹐想看一看生產隊有什麼反應。

  當時﹐中華大地正經受着一場史無前例的浩劫﹐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文物古蹟往往會被當作牛鬼蛇神而推進垃圾堆﹐而觸及這類事物的人也會受到牽連。就在此後不久﹐“張書信發現一座古墓葬想盜墓發財”的消息不脛而走﹐有人說他不務正業﹑私心雜念重﹐不但把他當成“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典型進行批鬥﹐還在他的家裡大肆查抄。

  在痛苦的折磨中﹐他想起時任嘉峪關市文教局副局長的焦炳琨同志﹐便抱着試一試的心態讓兒子去找焦副局長進行彙報。焦炳琨同志一聽此事先是驚訝和興奮﹐隨後便立即組織和帶領有關人員到墓葬現場進行勘察﹐並迅速將勘察情況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嘉峪關市政府進行了彙報。

  此後不久﹐中國曆史博物館派專家和學者赴嘉峪關進行了實地勘察。專家們吃驚地發現﹐張書信發現的竟是魏晉時期的古墓葬﹐距今已經有1600多年的歷史﹐此墓週圍橫跨酒泉市果園鄉和嘉峪關市新城鄉交接線近13平方公里的這塊戈壁灘上﹐分佈着同一時期的古墓葬1400多座。更令人驚奇的是﹐部份墓室內壁壘砌的灰條磚上刻畫的彩繪壁畫是以前沒有見到過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國內罕見。專家們初步勘察和研究後認為﹐魏晉時期的繪畫藝術正處於一個承前啟後的發展階段﹐而那時是沒有攝影資料的年代﹐所以說﹐魏晉墓葬群和磚壁畫的發現﹐無疑填補了中國繪畫藝術史上的一個空白點﹐給當代提供了研究歷史文化和繪畫藝術的實物資料﹐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二﹑挖掘清理揭開古墓神秘面紗

  在專家﹑學者和當地政府的努力下﹐魏晉古墓的挖掘清理報告很快得到批准。1972年4月起至1979年期間﹐先後經過7次大規模的發掘﹐揭開了魏晉墓葬群的神秘面紗。

  1972年4月21日﹐經過簡短的思想動員﹐古墓清理小組成員和專家浩浩蕩蕩開赴戈壁灘安營紮寨﹐開始挖掘清理﹐至當年5月7日完成第一次挖掘清理任務﹐清理的兩座古墓被分別命名為1號墓和2號墓。其中1號墓存有大量磚壁畫﹐屬真正意義上的磚壁畫古墓葬﹐而2號墓只在其墓室內壁上發現了用土紅色起稿﹑畫有一棵樹的灰條磚﹐故客觀地講﹐該墓不屬於磚壁畫墓。同年6月1日至29日﹐文物清理小組原班人馬頭頂烈日﹐冒着酷暑進行了第二次挖掘﹐清理了3號和4號磚壁畫墓。

  1972年10月31日﹐第三次挖掘清理工作開始﹐此次清理也是數次挖掘清理中時間最長﹑難度最大﹑成果最豐碩的一次。經過70多個日日夜夜奮戰﹐清理了5號﹑6號和7號3座磚壁畫古墓葬。在5號古墓中出土了長120厘米﹑高45厘米的大型磚壁畫《出巡圖》﹐該壁畫圖氣勢恢弘﹐畫面陣容龐大﹐其價值在魏晉墓所有出土的隨葬文物中位居榜首。5號墓同時出土的《驛使圖》﹐後來被當作中國郵政標誌的樣本。

  從1973年9月到1979年﹐有關部門又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挖掘和清理﹐清理了9號至13號墓﹐其中僅有12號﹑13號為壁畫墓。

  清理工作結束後﹐所有壁畫墓全部安門上鎖﹐除6號墓向遊人開放﹐7號墓專供研究外﹐其餘古墓墓道均被封堵掩埋﹐以便於保護。1973年8月﹐5號墓出土的壁畫連同壘砌墓室的各種材料完整地搬遷至省城蘭州﹐在甘肅省博物館的一座地下陳列室復原陳列﹐專供研究和參考。

  魏晉墓不僅存有價值連城的磚壁畫﹐其內外建造方式和結構也獨具特色。專家們研究發現﹐分佈在嘉峪關﹑酒泉兩地的魏晉墓﹐從外部建造方式來看﹐不僅封土(墓室專用術語)緊相毗鄰﹐而且墳堆四週都有沙礫堆砌的正方形“墳圈”﹐“墳圈”內只有一座墓葬的現象﹐在國內其它地方發掘的墓葬中還不多見。從內部構造來看﹐8座磚壁畫墓的修築方式和結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設計完美﹐十分講究。

  專家們經過研究分析認為﹐戈壁灘上聚集的這些墓葬多以富豪家族聚族而葬。

  三﹑魏晉墓的保護和開發

  “地下畫廊”的發現﹐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作為當地政府﹐在積極保護好這一寶藏的同時﹐更注重對這一資源的開發和利用﹐20多年來﹐嘉峪關市和酒泉地區充份發揮這一資源優勢﹐每年都投入資金進行開發﹐發展當地的旅遊經濟。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發揮魏晉墓的旅遊優勢﹐嘉峪關市于1988年在古墓群所在地修建了博物館﹐將部份出土文物和仿製品整理陳列﹐並成立了魏晉墓文物管理所﹐此後又逐年修建了市區通往墓葬群的20多公里公路﹐將6號墓向遊人開放﹐在6號墓附近還修建了簡易停車場等設施﹐並將這一景點列入全市旅遊業的主打項目﹐從而使“地下畫廊”在得到有效保護的同時﹐日益成為專家攷察﹑遊人觀光的一個亮點。據介紹﹐自從嘉峪關新城魏晉墓博物館和6號墓葬向遊人開放以來﹐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針對週邊環境和自然條件的特殊性﹐結合保衛力量和武器裝備的實際狀況﹐文物管理所加大對《文物保護法》的宣傳力度﹐經常深入週圍鄉村進行法制宣傳和法律教育﹐提高當地群眾遵紀守法﹑愛護文物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通過摸底調查﹐建立起“重點人”安全工作檔案﹐在墓葬群所在地嘉峪關市新城鄉的各村建立了群眾聯防小組﹐形成鄉﹑村﹑所多層次安全防護體系﹐並向群眾公開了舉報電話。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和保衛力量的不斷加大﹐有力地打擊和震懾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將盜墓案件消滅在了萌芽狀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內蒙古千年古墓考古獲大批文物
蘇州古城西有個吳國王陵區
天門市出土一明末男尸 皮膚仍有彈性四肢可彎曲
趙薇章子怡周迅徐靜蕾--"盤點"2001四小花旦(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