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登山協會曾給北大登山隊提出三點建議遭拒絕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15日訊】當第一次聽到北京大學登山隊5名隊員遇難和失蹤的噩耗時﹐我的心一下子顫抖起來。無法想象﹐還在7月18日那天﹐楊磊﹑岳斌兩位同學到我的辦公室聯繫報導事宜﹐他們嚮往登山運動﹐嚮往對大自然和自身能力的挑戰﹐渾身散髮出一種勃勃生機。

  新華網8月14日報道﹐那天﹐我們因共同的愛好而聊起了登山。我們表示要把他們的本次登山行動好好地宣傳。由於通訊方面的原因﹐他們答應在登山取得成功後以儘可能快的速度向新華社提供獨家新聞。我還約他們寫些登山日記﹐把登山活動中最有意思的細節和心得寫下來﹐與所有愛好登山的人們分享。

  萬萬沒有想到﹐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竟然發生瞭如此大的山難﹐恐怕再也見不到楊磊等5位失蹤和遇難隊員的身影了。

  北大的學生們是以一種難以掩飾的激情前來登山的。他們在給學校領導的申請中說﹕“暑假將至﹐遙遠而聖潔的雪山又向我們發出了召喚。我們本着科學求實的精神和嚴謹認真的態度﹐向團委鄭重提交2002年暑假攀登希夏邦馬西峰的申請。”學校有關領導在批准申請的時候﹐強調了“特別是安全方面不能出現任何問題”。

  為了攀登這座至今只有兩個人登頂的﹑海拔7292米的雪山﹐北大登山隊從去年9月開始進行登山準備﹐並向西藏登山協會咨詢有關事宜。今年7月﹐登山隊派出先遣人員抵達拉薩﹐正式向西藏登山協會遞交了登山申請。登山協會按照登山團隊的審批程序審查了他們的登山申請﹑物資﹑裝備﹑隊伍組成及隊員的登山簡歷等情況﹐認為北大登山隊登山經歷較多﹐他們的準備工作比較充份﹐隊員實力﹑組織管理等方面亦符合基本的要求﹐因此批准了正式攀登的申請。

  據西藏登山協會介紹﹐北大登山隊正式抵達拉薩後﹐登山協會與登山隊對具體的攀登事宜進行了幾次商談。登山協會當時提出了3點建議﹕攀登西藏西部的高海拔雪山的最佳時機是春秋兩季﹐7至8月份由於氣溫偏高﹑雨水多﹑雲層厚﹑能見度差﹑山上積雪不牢固﹐安全隱患較大﹐登山活動首先需要確保安全﹔西藏登山隊擁有多名經驗豐富的專業隊員﹐建議他們考慮聘請高山嚮導和技術顧問﹔建議租用一臺海事衛星電話﹐以備急用。隊員們說﹐他們是利用暑期的難得機會來登山的﹐時間沒有辦法更改﹐至於後兩個建議﹐由於資金有限等原因未能採納。最後﹐他們從西藏登山隊那裡借來3臺步話機﹐用于短程聯絡。

  就這樣﹐一群朝氣蓬勃的大學生登山隊員﹐在沒有充份的後勤保障條件的情況下踏上了艱難的征程。世界第十二高峰希夏邦馬峰的登山大本營距拉薩市約700公里﹐而其西峰距大本營還有半天的汽車行程。

  據劉炎林隊長介紹﹐北大登山隊自7月24日建立大本營一直到8月2日﹐天氣狀況良好﹐登山隊一鼓作氣﹐將路線修到6600米的雪地上﹐建立了一﹑二號營地﹐並將三號營地的物資運送到路線末端。自3日起﹐天氣狀況不穩定﹐降水增多﹐全體隊員下撤休整。從4日起﹐登山隊分A﹑B﹑C3個組開始新一輪的行動﹐其中A組隊員要承擔修路和率先沖頂之重任。到7日上午11時﹐B組通過步話機與A組聯繫﹐被告知正在3號營地以上的兩塊巨石間修路﹐感覺很冷﹐以後便失去了聯繫。

  8﹑9日連續兩天內﹐其他兩組隊友向上攀登搜尋﹐發現3號營地往上的路線上沒有任何腳印﹐保溫鋼瓶裡的水是冷的﹐終於在兩塊巨石下的雪崩痕跡處發現了兩名隊友的遺體﹐四處搜索﹐未發現其他生還者。至此﹐他們不得不確認A組的5名隊友因遭雪崩全部遇難。

  西藏登山協會在8月13日的報告中說﹐“此次事故發生在海拔6700至6800米處﹐即將到達頂峰時遭遇了雪崩﹐是大自然不可預測﹑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

  由於登山隊沒有和外界的通訊等條件﹐山上發生的意外事故沒有能夠及時傳到拉薩和北京。岳斌﹑李蘭兩名隊員輾轉于12日晚才趕到拉薩求援﹐而拉薩派出的搜索隊今天才能趕到登山大本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成名地成了傷心地 登珠峰最快的人喪生珠峰
珠穆朗瑪峰要通郵 海拔最高郵政所生財有道
玉珠峰北坡一登山隊員今天凌晨獲救
世界最年輕的登山隊員登上珠穆朗瑪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