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電影節對敏感問題避而不答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27日訊】電影節組委會要求記者撤換問題、搶奪記者手中話筒,再加上到場評委的非暴力不合作態度….一場“前無古人”的電影節評委訪談會,2002年8月23日下午在長春名門飯店上演在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名記者面前。

  答了等于沒答

  瀟湘晨報8月26日報導﹐本屆電影節的11名評委中,只有6人出席了當天的訪談會,主持會議的組委會人員對此并未作任何解釋。而對于記者提出的諸多問題,各評委總是以一些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的套話作答。比如被問及長春電影節對中國電影的作用時,謝鐵驪答“當然是促進作用”;問“好片的評審標准”,謝鐵驪則答以“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完美結合”;問“長春電影節的特色何在,跟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的差距多大”,爾東升答“這問題我得寫篇論文回應你——其實根本沒必要比,也沒得比”,等等。

  尷尬問題拒答

  由于本屆影展參賽片中,《劉天華》的導演鄭洞天,《苹果的滋味》的導演朱延平,《劉天華》和《因為有愛》的音樂章紹同,同時又身為評委,明顯不符合國際國內約定俗成的“避嫌”原則,因此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的熱點。

  問題第一次提出時,組委會在台上的工作人員生硬地說:“這個問題沒法回答,明天就有結果。”但眾娛記豈肯就此罷休,紛紛舉手示意工作人員遞上話筒,決心刨根究底,結果組委會一人弓腰俯首地走將過來,問大家要問什么問題,在知道答案之后,此人開始微笑著勸說大家“最好換個問題”,被一一拒絕。

  接下來,當眾評委再次被問及此事時,評委會主席謝鐵驪說:“本來這個問題不該由我回答,但我想還是發表點儿個人看法。其實,對于影片的選定和評委的推選,都不是我們評委本人所能決定的,出現這种問題,評委也沒辦法。”

  不給發問權利

  正當記者欲找話筒追問為何“評委無法回避參賽”之際,回頭卻見一位工作人員正從后排一位身材纖細的長發女記者手中大力搶奪麥克風,結果當然是女記者不敵松手。經問訊得知,該女記者正是在告知工作人員要就此問題發問之后,痛失了緊握在手的一次机會。(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孫紅雷談《周漁的火車》 稱自己比梁家輝更男人
吳申梅想生子 抽籤詩看到4個字又驚又喜
夢工廠動畫出新作 機器人意外成一隻雛雁之母
胡歌睽違6年訪台出席座談 自薦「便宜又好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