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好評

孔捷生:從“反韓潮”談新聞自由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7日訊】編者按﹕本文作者從中央電視臺“名嘴”的低劣表演談到新聞自由的重要以及自由民主與獨裁壟斷對提高或毒化國民素質之作用﹐很有啟發性。

我寫了一篇“從恐韓症到反韓症” (見《動向》七月號)的隨筆﹐原以為隨著世界盃曲終人散﹐關於“韓潮”的論爭也就化為淺淡的一抹記憶﹐確實沒想到原屬茶餘飯後的談資會成為一個“事件”﹐成為一波喧譁的社會思潮。我寫該文時﹐是從韓國回來﹐對這宗風波的背景和細節其實尚未瞭然﹐而後才曉得﹐這其間有更戲劇性的波瀾。

新聞壟斷者的輿論導向

世界盃期間﹐獨家壟斷賽事轉播的中央電視臺由幾個球評“名嘴”主持﹐其中有些言論偏頗﹒最惡劣的是把自己的反美情緒引入球場直播。在評述韓﹑葡之戰時甚至說﹕韓隊淘汰葡萄牙是“小人得志”﹔還說美國駐軍剛壓死兩個韓人﹐為何韓葡不聯手擠掉在另一場地比賽的美國隊﹖此言一出﹐輿論譁然﹐國人深恨充斥於甲A甲B賽場的假球與“黑

哨”﹐對央視球評公然鼓勵打假球無比憤怒。於是球評便改弦更張﹐專事抹黑韓國隊﹐指韓國足協賄賂裁判﹐吃興奮劑﹔又對韓國“紅魔”球迷的歡慶百般譏諷……一個壟斷性的公眾傳媒﹐就這樣“導向”了一波又一波的反韓濁浪。

中國體育傳媒和民眾的反韓聲浪﹐在鄰邦引起強烈反感。《人民日報》看見事態不好﹐便急忙出來“補鐘”﹐連續撰文對“反韓潮”作出批評﹐指“國人不能正視韓國的進步”﹐也提出了“狹隘民族主義的表現”的責詞。我覺得這些遲來的官方糾偏太蒼白。但它說得對的部份﹐我是支持的﹔當然它若用權力來鉗制“反韓”之口﹐我則堅決反對。

從小事到大事的社會共識﹐最好的途徑就是通過自由制度去達成。言論自由就是天然的消炎鎮痛藥﹐它會在多方激辯和角力中自然而然找到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平衡點。這次又是一個現成的例子──

言論自由的糾偏能力

目下國內的“韓潮”爭論仍在進行﹐而且火星四濺﹐而上級的文件並沒有嚴格監控“體育話題”的指令﹐這就恰好成全了這個言論自由的微縮舞台﹐只要“韓潮”辯論暢通無阻地進行下去﹐我們很快就可以目睹將會收穫什麼樣的自由果實。

作為一個公眾傳播機構的評論員﹐說韓國隊“小人得志”﹐這在西方傳媒絕對要意大麻煩﹐吃不了兜著走﹐媒體本身向公眾道歉和炒此人魷魚﹐在所必然。至於節目主持人進一步向公眾煽情和挑撥﹐希望韓葡聯手打假球﹐做掉美國隊﹐在西方﹐管你是CNN還是NBC﹐都要吃官司已這回惹禍的不是個人﹐而是整個傳媒公司了。

但我無妨遷就一下“國情論”﹐理由如下﹕央視這個龐然大物是一種輿論控制的象徵﹐它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集權和壟斷﹐儼然是思想自由﹑言論自由之敵。由於世界盃轉播﹐無涉政治﹐它給了評論員一定的自由度﹐而這些評論員“涉世未深”(指他們對“自由”的游戲規則尚為陌生)﹐便大放厥詞﹐除了他們自己的文化素質﹑政治傾向(如反美情結)之外﹐他們實在不很清楚﹐西方新聞自由是要求從業者有嚴格職業守則的。不巧﹐他們之口不擇言﹐又在另一“舞台小世界”激起千層浪﹐那就是網絡論壇的發言者和其他憤怒的觀眾。在這件事情上﹐恰巧公眾有表達意見的自由﹐於是千夫所指﹐在臭噓之下﹐某球評繼而以更激烈的反韓姿態接著“導向”公眾…三然而﹐他先前的表演和觀眾的互動﹐已經揭示了一個結果﹐開放言論自由﹐是不會“亡國滅種”的﹐人民眾說紛紜的不同意見有著了不起的糾偏能力。

這就是這個自由小舞台的一 次成功的演習。

不妨再例舉九一 一引起的民族主義大激辯﹐那些彈冠相慶者號稱代表了 90%的中國人民。辯論至今﹐這種投鞭斷流的豪壯感還在嗎﹖那些狂歡者還珍藏著他們那份喜悅嗎﹖反是民族主義者需要出來辯解﹕其實叫好者並不那麼有代表性﹐更談不上代表百分之多少的中國人。辯論至此﹐其實他們代表了多少比例的人已經不重要﹐關鍵的是他們已經覺得

“九一 一狂歡”畢竟是錯的。這就是言論自由的討論對“精神暴徒”式的過激言詞的糾偏和制衡。

“反韓”之爭繼續下去﹐我相信會達成如下共識﹕原指韓隊勝葡﹑意﹑西三場均有黑幕﹐漸地“縮水”為一場“對西班牙”。誰說這場沒問題呢﹖那就是邊線裁判的嚴重誤判﹐但硬要指這是韓國方面的黑箱操作﹐這種莫須有的說詞也會漸漸低落下去。原認為全世界都鄙視韓國的作為﹐後發現並非如此﹐只有中國的體育傳媒在扮演這個“惡人”。於是﹐等到國際足聯技術委員會的統計表出來了﹐大家發現﹐韓國隊跑停傳射的各項技術統計﹑角球次數﹑射中球門的概率﹑進球的概率原來一點也不在傳統強隊之下﹐反而有不少單項超乎其上。那麼﹐心裡仍然不服氣者﹐反韓聲浪也漸漸會消散了。誰也沒說韓國隊是一流強隊﹐但人家自強不息﹐在世界盃期間打出一流水準﹐這是事實。誰也沒說作為東道主會不沾天時地利人和之光﹐哪一屆的東道國都沾過光﹐巴西﹑德國﹑阿根廷﹑法國﹑意大利在自己的地盤上得過世界冠軍﹐連美國在本土打世界盃俗也昂然進入十六強。憑什麼韓國就要例外﹖

並非反韓浪潮都啟端於“大中華沙文主義”﹐但不能排除確有部份人存有這種文化心理。這又說到韓國的“紅魔現象”﹐我親臨其境﹐卻把它作為一道風景來看﹐體育比賽中的愛國激情表現得再磅磯﹐也是健康正常的。我喜歡多姿多彩的中國球迷之個性化﹐遠多於喜歡整齊劃一的紅魔﹐但我絕無貶低韓國球迷的意思。球場裡的愛國激情礙著什麼人了﹖尤其它來自一個自由民主法治政體下的國民的情感表達。這個國家的政府不會派巴士接送他們去圍砸外國使館﹐這個國家的國民不會在九一 一災難時歡呼雀躍。世界各大媒體均報導了韓國的紅魔現象﹐都視為一種文化景觀﹐沒有任何人覺得它構成了對其他民族的挑舋和威脅。

新聞自由的威力

再說到中國的這輪“反韓潮”﹐如果這是發生在西方社會的廣泛民意﹐它絕對被各方重視。它真有非法行為的嚴重嫌疑﹐政府﹑議會和司法機構都視乎事件的性質而可能介入﹐如同美國就奧委會腐敗案傳召薩瑪蘭奇提供證詞﹐不可一 世的薩氏也不得不屈尊前來。但有些事例上述權力機構很難介入﹐那麼還有“分立的第四權”—自由媒體。如同鹽湖城的冬季奧運會﹐民意洶洶導致媒體高度關注和全面跟進﹐它的結果不但是加拿大花樣滑冰選手獲得失落的金牌﹐而且國際滑冰聯合會的黑箱作業被媒體抽絲剝繭﹐曝光於世人的耳目之下。我這次在漢城看到一個美國電視片﹐它是追蹤國際花樣滑冰聯合會的黑幕的﹐片子採訪了多位裁判和運動員。滑聯的主席是法國人﹐而蘇聯和後來的俄羅斯﹑

鳥克蘭在滑聯勢力很大﹐此人和強勢集良關係良好﹐互為犄角﹐很多賽果是事先圈定的。比如這次做掉加拿大那一對﹐讓俄羅斯獨吞﹐就是交易的結果。最令我開眼界的是﹐我們以前只曉得俄﹑烏裁判在世界錦標賽上做掉了中國人(申雪和趙宏博雙人滑)的金牌﹐說是打眼色和手勢﹐怎麼打的﹖片子全放出來了﹐原來俄烏裁判是鄰桌﹐隔幾碼遠﹐俄裁判遞眼色﹐然後用腳尖在桌下的檔板劃個暗號(我看好像是個U字)﹐烏裁判斜目看了﹐點點頭﹐比賽結果就出來了。中國人被黑﹐是加拿大裁判看出蹺蹊來的﹐於是重審錄像帶﹐揭發出他們的黑幕交易(可惜中國滑聯對鹽湖城那對加拿大人追討公道“不支持”和“不理解”﹐並且拒絕出席補發金牌的儀式)。現再經傳媒的深度追蹤查訪﹐國際滑聯已臭名昭著﹐它再想玩戲法已難之又難了。

誠然﹐民主制度和新聞自由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如邱吉爾所言﹕“民主制度不是很好的制度﹐但它比所有其他制度都好。”同樣﹐新聞自由和輿論監督並不能洞察秋毫﹐但它能令公眾看到一些在沒有新聞自由的地方所不能明察的事情。

按說﹐大陸“反韓”者的強烈質疑﹐也完全可以循此途徑去探究﹐僅憑球迷的肉眼和電視的反覆重播﹐就看出這麼多問題﹖可別忘了﹐國際足聯的裁判委員會也在反覆看錄像﹐這是他們的專業和職責所在。可惜﹐他們發現與韓隊比賽中的嚴重誤判﹐就是一次(對西班牙)。如果有太多的球迷強烈不同意(一如鹽湖城奧運冰壇引發的滔滔爭議)﹐那麼﹐傳媒會窮追不捨。要說足聯主席布拉特和韓國人鄭夢准有苟且之事﹐那不難查﹐因為他們為韓隊“保駕”的旨意﹐必須傳達(不管明示還是暗示)給具體執法人士才能產生效果﹐而韓國對葡﹑意﹑西三仗﹐先後執法的裁判共有九名﹐來自不同國家﹐想讓他們天長日久地口徑一 致﹐根本就不可能。

自由﹒真相﹒正義

如此論來﹐單就一宗體壇公案﹐便可揭示“自由”二字的可貴。你喪失了自由﹐你心智和判斷力就會退化﹐真相﹑正義﹑公平就永遠不會來到你的身邊。

把“誤判”一 口咬定為“黑幕”和把“誤炸”一 口咬定為“蓄意’庶幾近之。前者不需要證據﹐只運用想當然﹑的推理﹔後者連推理都省了﹐因為一去推理﹐美國沒有任何作案動機﹐不至於愚蠢到在北約制裁南聯盟的烽火關頭去炸一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兼核大國的大使館。但當時中國朝野眾口一詞﹕“不是誤炸﹐就不是﹗”民眾並不知道

美國總統第一時間就道歉了﹐但沒有回應。克林頓打熱線電話給北京領導人﹐被拒絕接聽。熱線電話拿來幹什麼用的﹖就是用以緊急關頭的迫切磋商。這種事在一九六九年就發生過一次﹐當時中蘇在珍寶島發生流血衝突﹐雙方出動坦克和大炮﹐危機千鈞一髮﹐三月二十一日﹐中國外交部那部沉寂多年的熱線電話突然響鈴﹐原來是蘇聯總理柯西金打緊急電話要與周恩來總理磋商。中國外交部是文革“一月風暴”(一九六七年)中第一個被革命造反派“奪權”的國務院部委﹐這位機要接線員正是造反派的一 員﹐他當即呵斥柯西金﹕“你這蘇修頭子﹐有什麼資格和我們的總理通話﹗”然後啪地掛斷。事後﹐周恩來狠狠訓斥了當時主管外交部的喬冠華﹐但事已至此﹐再無迴旋餘地了﹐唯有照會蘇聯大使﹐曰﹕ “以中蘇兩國目前的關係﹐電話聯繫方式已不適用。請蘇聯政府通過正式外交途徑向中國政府交涉。”但這回輪到蘇聯政府沒有回應了。如果當時接通了電話﹐中蘇危機未必能逢凶化吉﹐但至少兩國軍人能少死許多條人命。

事隔三十年﹐中國外交部已無紅衛兵與造反派﹐但再次不接電話。繼而﹐拉大隊圍砸使館的戲碼就上演了。西方電視傳媒全部照播﹐想想伊朗佔領美國使館和扣押人質被美國制裁至今﹐而這次美國朝野看著自己的使館被砸得杠上開花的電視畫面﹐反應卻十分低調﹐因為他們知道是自己做錯了﹐是美國先炸了人家的使館。接下來﹐再看看美國傳媒是怎麼做的﹐他們播出了中國“五八”死難者家屬到南斯拉夫向遺體告別的過程﹐我也看了﹐記得家屬其中有一位高個子的年輕女性﹐她染了黃色頭髮﹐所以印象深刻。遺體告別場面傷心欲絕﹐美國人民也十分同情和內疚。到死難者骨灰送回北京﹐舉國下半旗哀悼﹐中國總理前往迎靈。而美國電視傳媒則停止一切正常節目﹐直播這個儀式……

我在這裡談的是新聞自由﹐沒有人說西方的傳媒是絕對公正的﹐但它比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客觀得多。回到“反韓”風波—猶記二 000年女足世界盃爭霸戰﹐在中國足協和《中國體育報》宣稱執法的瑞士裁判“基本公正”之際﹐美聯社首先抖落出美方守門員扑出劉英的點球是“偷步”違規在先﹐次日 CNN以精密的電腦三維分析﹐證實范運杰的頭球其實已經越過球門線而被美方隊員頂出來……再看看“五八炸館”事件﹐美國傳媒不會無條件相信他們的政府說詞﹐他們當然要追查﹐面對國防部和C工A﹐這難度遠大於去探究信息公開的國際足聯。但美國傳媒還是找到了中情局翫忽職守的許多證據﹐這些愚蠢的錯誤包括導致中國大使館被炸在內。CIA共有七名中層官員直接因炸館事件被免職﹐而中情局長則因多項過失(當然包括炸館)而離職。按中方的要求﹐還要怎樣“懲辦”﹖他們這不就懲辦了麼﹐自然是按照美國的規矩﹐莫非要按中方的規矩﹖而那邊廂又有什麼規矩﹖頻繁發生的火災﹑空難﹑礦井慘案﹐更不要說肆無忌憚的軍隊武裝走私﹐又懲辦了幾個人﹖

自由有賴於民主制度

然而﹐我卻不主張“懲辦”央視那幾個滿嘴胡柴﹑既侮辱韓國人民又抹黑中國人民的“名嘴”。因為解決問題別無他途﹐就是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和自由競爭。以獨家控制輿論的央視及官方傳媒﹐永遠沒有客觀公正可言﹐也無法給予人民知情權﹐提高人民的心智和是非判斷力。美國有個“反壟斷法”奉行不知多少年了﹐它規定任何行業都不能

由一個公司集團獨家壟斷﹐這法律實際上消弱和限制了美國資本家在國內國際的競爭能力﹐但這是社會公正必要的代價﹐因為獨家壟斷雖然可以營造出雄霸天下的托辣斯帝國﹐但老百姓的權益卻可能因而受到侵害﹐因為他們失去了選擇。蓋茲的“微軟”公司輸掉官司﹐正是觸犯了這個法律。反壟斷法當然包括傳媒﹐“輿論一律”在美國根本就沒有

可能。

已經致力經濟建設二十多年的中國﹐早晚要實行政治改革。要人民幸福﹑國家富強﹐韓國就是一個楷模。這不是某個單項放寬自由度的問題﹐而是整個民主制度的確立。給人民以自由吧﹐他們不是愚民﹐天不會塌下來。而在韓國人民﹐他們則會這樣說﹕不管你給不給﹐我們要自由﹗他們果然是這麼做的﹐為此奮鬥了幾十年﹐他們成功了。

眼見時光已流轉到二十一世紀﹐身為專制國家的子民﹐那才是最深的民族恥辱。再耗下去﹐他們不但是心智上的“愚民”﹐更是國際社會的“賤民”。這就是我對“反韓潮”的省思。

(原載8月爭鳴月刊)

◆我的意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