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

歷經九九劫修仙道 《西遊記》警句示人間

《西遊記》說修煉的故事。清彩繪西遊記插圖(公有領域)

明代註明小說家吳承恩(字汝忠,約1500-約1582年)的《西遊記》精彩連篇,看似老少咸宜的神魔小說,在唐三藏、孫悟空、八戒、悟能師徒的八十一次歷劫難斬妖魔的過程中,說的是正格的修持心性的求道之書。

《西遊記》第一章的題名「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展示了本書要旨。孫悟空「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本書壓軸的一章「九九數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講了師徒歷經九九劫之難,圓滿得道還本歸真。

故事從花果山展開,這山「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萬劫無移大地根」是天造地設的善境,象徵掉落人間凡胎的根本,生命的礎石。美猴王從這裡誕生,帶著珍貴的修行的初心,「獨自登栰,儘力撐開,飄飄蕩蕩,徑向大海波中」,投入人間幻海去修行:

有分有緣休俗願,無憂無慮會元龍。

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

他一心就想訪問佛、仙、神聖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見到的世人卻為幻所迷,都是為名為利之徒,竟無一個為身命者。透過初入世道的孫悟空的眼,看到這般人間世態: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上詩點破了世人眼光淺短看不透人生要義的癡迷。在這樣的修行故事中,《西遊記》還給人間留下了哪些名詩、什麼警句呢?一起來看看:

「夫人身難得,中土難生,正法難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

(「中土」指中國之土。生命最大的幸運是得人身、生中土、遇正法,此三全乃有機會修煉證得正果。)

「仙名永注長生籙,不墮輪迴萬古傳。」

(長生籙即長生冊。修煉成仙,超脫輪迴。)

「法本從心生,還是從心滅。生滅盡由誰?請君自辨別。

既然皆己心,何用別人說?只須下苦功,扭出鐵中血。」

(修煉首要修心。在人類這層時空看,鐵中哪有血?「扭出鐵中血」寓意修煉的苦功要超出凡俗之境,修煉的標準要超越凡塵之理。)

「大丹不漏要三全,苦行難成恨惡緣。 道在聖傳修在己,善由人積福由天。」

(三全指精氣神三全。過去所作的不善行為累積成「惡緣」,阻礙人的修煉。修在自己,福不外求;善行應天,福氣天降。)

「解除三事從前惡,一念皈依善果弘。」

(人心生一善念,驚動上天。應和古詩:「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性定果然如浪靜,身安自是覺風微。」

「草履麻絛粗布被,心寬強似著羅衣。」

(麻絛(*tāo ,繩帶);性定、身安、心寬都是人間修行的功夫。)

「百歲光陰似水流,一生事業等浮漚。

   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頭邊雪片浮。

   白蟻陣殘方是幻,子規聲切早回頭。 

     古來陰騭能延壽,善不求憐天自周。」

(浮漚:水上之浮泡。騭音同「至」;陰騭也稱陰德,為默默行善的德行。光陰似水,轉眼一生事業成就變成泡影,只有善德惡業留下來。人在作,天在看!天祐善人。)

「富貴功名,前緣分定,為人切莫欺心。」

(富貴功名其實是由過去世所造下的善惡因緣所定了! 為人切莫欺良心,要為來世造善緣積福德。「廣智廣謀成甚用?損人利己一場空。」

「處世須存心上刃,修身切記寸邊而。

  常言刃字為生意,但要三思戒怒欺。

  上士無爭傳亙古,聖人懷德繼當時。

  剛強更有剛強輩,究竟終成空與非。」

(「心上刃」是忍,「寸邊而」為耐;「忍耐」是處世修身的真工夫。人與人之間怒氣攻心爭強鬥狠,終究只落得一場空、一身非!)

「避色如避仇,避風如避箭。」

(怎去色心?心中存念:避色如避仇!)

「一葉浮萍歸大海,為人何處不相逢 。」

(人生何處不相逢,生命有時不長在。彼此互相寬容,好聚好散。)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修煉不畏難! 自古道:「山不礙路,路自通山。」何以言有路無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西遊記》壓軸示人:

九九歸真道行難,堅持篤志立玄關。

必須苦煉邪魔退,定要修持正法還。

莫把經章當容易,聖僧難過許多般。

古來妙合參同契,毫髮差殊不結丹。

闖過劫難的考驗非常艱難,必須堅定志向苦修煉,戰勝邪魔的引誘,堅定正法的修持,即使僅僅一念之差、一絲一毫之異,都無法得道修成正果!@*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