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4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有消息人士日前透露,中共當局已經出面針對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融、華融)近來因債務問題引發的流動性風險發出指令,要求多家銀行對華融相關貸款「不抽貸」,並準備好對其進行支持。
據路透社4月16日報導,多位消息人士16日透露了上述消息。一位消息人士表示,當前華融最緊迫的問題是解決境外債券市場潛在的流動性風險。華融已請求監管部門協助處理流動性問題,讓境內銀行不要對華融抽貸。
另一消息人士稱,監管暫時未要求金融機構對華融發放新的貸款,或進行其它流動性安排。
不過第三位消息人士表示:「大型金融機構幾乎都收到相關通知,準備對華融進行相關支持。」
路透社已就上述消息聯繫中國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及中國華融,暫未獲置評。
報導表示,鑒於華融的「風險黑洞」,完全依靠自救顯然很難;另一方面由於其已具備一定的系統重要性特徵,且坐擁眾多金融牌照資源,華融也不會真正走向破產,更可能的方案是等待「白衣騎士」牽頭重組。
在中國最大的不良債務管理公司華融表示不能在3月31日最後限期前發布2020年業績後,有報導披露該公司財報誤期是因為其重大財務重組計劃,由此引發了與該公司相關債券本月下跌。據悉,華融債券的價格已跌至歷史新低。
而財新網旗下《財新週刊》主編凌華薇在12日一篇評論文章中公開談及華融破產的可能性。凌華薇表示,華融並非銀行,其涉及的基本都是機構投資者,如果破產,比銀行好辦得多。如果股東層面解決不了問題,公司資不抵債,推進債務重組乃至破產也是一種可能的結局。
海外財經評論人士王劍對此表示,華融的狀況《華爾街日報》等西方媒體已經開始報導,而這種報導揭露了華融等大陸企業的發展擴張不是依靠企業經營,而是依靠借貸發展起來的,像之前的海航也是如此。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海外的投資者了解了大陸這些公司的真相後,就不會投資給這些企業,甚至會導致中資在海外發行的債券無人問津。
華融前身是成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是一家央企,為處置工商銀行的不良資產專門而設立,於2015年10月30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為集銀行、證券、信託等金融牌照的大型金融集團。在其前董事長賴小民被查之後,該集團接連爆出債務危機。
責任編輯:李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