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稱全球病例下降 官媒避談 網民編冷笑話

人氣 12462

【大紀元2022年04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靜報導)世衛最新報告宣布,全球新冠(中共病毒)新增病例大幅下降,但中共官媒避談這個消息。目前中國疫情持續惡化,而中共「清零」防疫政策已造成嚴重次生災害,當局還在強推,網民為此編「十大冷笑話」諷刺當局。

世衛稱全球病例下降 中共官媒避談

週二(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COVID-19(中共病毒)每週流行病學報告。

報告指出,從4日到10日,全球COVID-19新增病例持續第3週下降,比起前一週下降了24%;新增死亡病例也呈現下降趨勢,比前一週下降了18%。WHO的6大區域都顯示出新增確診病例和新增死亡病例在下降。

WHO的報告顯示,全球上週新增病例及新增死亡病例都比前一週下降了20%左右。

不過,央視在報導WHO這份報告時,卻未提到報告的主旨,也就是全球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呈下降趨勢;而是以「世衛組織:奧密克戎毒株導致出現大量住院病例和死亡病例」為標題,陸媒大量轉載。

對於中共官媒避談全球病例下降,中央社刊文說,中共官媒是在為防疫「清零」政策辯護。

近期,中共不斷報告疫情再創新高。在上海,上海市衛健委今天(13日)通報,昨天確診了1,189宗本土病例,另有2萬5,141宗無症狀感染,再創新高。不過上海這波疫情官方報迄今只有一例重症,沒有死亡。

與此同時,上海迄今已封城半個月,傳出越來越多的次生災害,海內外輿論譁然,中共忙著為防疫措施辯護。

過去一週,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新華社連發6篇文章,為「動態清零」強力辯護定調。《人民日報》自4月7日至12日,在「人民論壇」和「今日談」接連發表4篇文章,強調堅持「動態清零」的必要性。而新華社至少推出2篇文章,與上面4篇文章呼應。

官媒的文章不斷宣稱,「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符合中國國情」,清零是中國當前抗擊疫情的「最佳選擇」等。

上海封城 哀嚎遍野

中共副總理孫春蘭近日到上海強推「動態清零」,但上海疫情仍持續飆高。自3月28日分區封城開始,上海次生災害頻發,求醫無門、失救死亡、「要餓死了」的聲音比比皆是。

上海市民上傳的視頻中,在上海寶山,一位居民的孩子發燒卻不允許去醫院看病。這位媽媽質問:我們納稅養活了你們,你們不是為人民服務的嗎?你們有沒有人性?

上海松江區鈺豐商都,居民喊樓要物資。

另一個音頻中,在上海嘉定馬陸鎮,打工男子缺吃少喝求告無門。該小夥子與老人住在一起,沒有吃的,只有開水喝,四處打電話求助,居委會、志願者互相推諉,不給解決。

打工者:我和老頭兩個,我們就喝了一天的開水啊,一點飯都沒得吃啊。這老頭……

工作人員:我們也沒辦法,我們也只有往上報啊。

打工者:這老頭現在已經餓暈了啊,餓得在床上都起不來了,再這樣下去,真的要出人命了。你們想辦法,幫忙想個辦法,想辦法幫忙搞點吃的,我們花錢也行啊。怎麼都行,只要能搞來吃的就行,可以吧?幫忙給弄一下唄。

另有網民發視頻說:上海,我為上海哭泣。上帝啊,你一定也看到了,為什麼你無動於衷呢?該出手了,是時候了。視頻中那些魚叉不是用來對付暴徒的嗎?

微博上網民「他很可愛鴨」說道:「我不懂,怎麼上海會成這個樣子?這個全世界的上海,天天捧上天的上海,寸金寸土的上海。」

網民「hhhhhhh65136」說:啊,我天。裡面很多同胞需要求助,很多人急需住院,到底什麼社會把人逼到眼睛都要瞎了不能住院啊?哎,可憐死了,罵美國對同胞有用嗎?

網民「九月彤彤」說:嗚嗚看哭那些流落街頭的外鄉人、被隔離在鐵皮車棚裡的老人、睡在橋洞下的打工人、漏雨方艙裡的隔離人員、連軸工作的醫護人員,怎麼辦?

網民「非常不可愛的兔兔」說:上海領導都在忙著闢謠開晚會。

上海封城慘況 網友怒編「冷笑話」

有大陸網民用中共官方公告的空泛詞彙和上海現況寫出「上海十大冷笑話」,諷刺當局:

精準防控,防控評論區最精準
抗疫第二,闢謠第一

我們物資充足,不代表市民物資充足
物價平穩,一直處於高價確實很穩

防範區不是放飛區,全放飛了
我們不封城,只封浦東和浦西

不建方艙醫院,不只建一個
拐點到了,向上拐的

一天(新增確診)兩萬多,但我們是低風險
市民吃不上飯,給你們辦場晚會補充精神食糧

有人笑稱「你(帳)號沒了」,「你和領導必須進去(監獄)一個」,「我們可能不算公民,會被定義為恐怖分子」,「拘留所不比家裡舒服?還管飯」。

也有留言稱,「大家不要信,都是境外勢力帶節奏(帶風向)。」但其他網友反嗆,「上海政府就是境外勢力」,「境外勢力倒是長了眼睛,咱們政府卻眼瞎了」,「帶節奏(帶風向)的都沒上海市政幹的事離譜!」

責任編輯:李穹#

相關新聞
上海疫情惡化 居民集體尖叫 寫字樓改方艙
分析:上海疫情持續 清零令科技業如履薄冰
受疫情衝擊 上海一季度個人消費貸減少170億元
疫情嚴峻 廣達上海廠停工 影響MacBook生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