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長廊

郭忠恕‧雪霽江行圖——精準的宋人船型圖

北宋 郭忠恕《雪霽江行圖》(Traveling on the River in Snow by Guo Zhongshu) (929─977),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看過中國各朝代的山水、花鳥圖畫,除了工筆之細緻、意境之深遠,還有一種特別的畫,很像用現在的建築界電腦軟體AutoCad所畫出來的圖,叫做「界畫」,這種畫的目標物線條必須得直挺不歪斜,例如宮廷樓閣、船隻、馬車等;在電腦沒有發明之前,建築系的學生第一個被要求的便是手繪線條要直,之後才能畫出好的建築圖。中國界畫的佼佼者除了五代的衛賢之外,就是宋代的郭忠恕了,他的作品精準得可以讓後人從圖中尺寸仿造出原船,讓人不得不佩服。

北宋 郭忠恕《雪霽江行圖》(Traveling on the River in Snow by Guo Zhongshu) (929─977)。(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郭忠恕不知何年生、何年卒,只知道他是洛陽人,在五代後周、宋朝都曾經任官,但因心直口快,不滿朝政,後周皇帝將他貶官後,他也不再留戀仕途,自放於山水間;之後在北宋任官,也因為批評時政,而遭到流放的命運,並在流放過程中過世。郭忠恕對篆、隸特別下了功夫,寫得很好。繪畫師承巨然(五代至宋初的著名山水畫家),但他最被人所推崇的還是界畫作品,他不但對宮廷樓閣、船隻的各項建物比例能畫得精準,細節也十分重視,作品不死板,卻具有美感,超出了一般人對界畫的印象,因此,《宣和畫譜》說:「如忠恕之高古者,豈復有斯人之徒歟?(在後人中,還能找到像他這樣高雅古樸、技術高超的承傳者嗎?)」

郭忠恕的另一幅界畫《明皇避暑宫圖》(Summer Palace of Emperor Ming Huang),大阪市立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這幅《雪霽江行圖》畫的長寬看起來十分奇特,感覺不太像一幅完整的畫,清朝乾隆皇帝在上面題字說:「大幅何年被割裂、竿繩到岸沒人牽、江行底識當雪霽、剩有瘦金十字全。」意思就是,這幅畫到底是什麼時候被割開的呢?右邊的繩索到岸了,牽繩的人竟然(在畫中)就不見了,從這圖中看,內容的確是晴冬裡的船隻沒錯,另外,就只保留有宋徽宗著名的瘦金體題字了。後人從美國的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納爾遜‧阿金斯美術館;美國堪薩斯州)的摹本中看到在畫中的右邊的確還有牽繩人正要把船隻牽上岸邊,所以,這幅畫的確是不完整的。

宋徽宗與乾隆皇帝的御題。北宋 郭忠恕《雪霽江行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從美國納爾遜‧阿金斯美術館(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的《雪霽江行圖》摹本中看到畫面向右延伸繪有拉縴人正要把船隻拖向岸邊,可見原畫確實被裁切過。(公有領域)
原作遺失的部分從摹本可以想見。北宋 郭忠恕《雪霽江行圖》(Traveling on the River in Snow by Guo Zhongshu) (929─977)摹本局部。(公有領域)

但除了這個問題之外,這幅畫展現了驚人的精準度,包括船隻的零件等等,都在完全符合的位置上。研究中國古船專家曾樹銘也讚歎這艘船不僅具體呈現船上的生活,且結構十分精準。

作品中完整的船身。北宋 郭忠恕《雪霽江行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這幅畫描寫的是一艘船在冬天裡,天氣好,正在休息,因此,他的帆已經放下來了,船上有許多船工正在忙碌著,有的人還駝著背、口呼呼地吹著暖氣熱手,可見天氣很冷。人羣中卻不見衣著華麗的船主人,可能是在船艙裡休息。

船上看到許多貨物與忙碌的工作人員。北宋 郭忠恕《雪霽江行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船上有許多新的家具,相互疊放著,大概是怕受到損傷,而另外有許多用茅草蓋著的貨物,猜測是船主人正在採辦年貨,用茅草蓋住,可以保暖、防濕,在船的另一邊也是用茅草蓋住竹篾頂端,下面可能是下艙的樓梯,蓋住可以防止雨雪進入。

這艘船應該是富人家的商船,有兩個門,前面的門頂飾有圖案,入口掛著漂亮的絲綢帷幕,十分考究。天氣好的時候,船主可以在船頭招待賓客,如果蚊子多或下雨,就可以將帷幕垂下。船後方則有一個小門,應該是給工作人員進出用的。

船頭船艙入口十分華麗,應是富人的商船。北宋 郭忠恕《雪霽江行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讓我們來觀察一下船隻的結構。

【桅杆】

這艘船上有兩根桅杆,一支是T字型(左),一支是A字型(右),後者較前者穩。兩根桅杆的下方是一個轉軸,可以將桅杆轉向下、平放。這個作用是,當江船或河船在過橋洞時,桅杆太高過不去,就需把桅杆放平。桅杆上有許多繩索,主要是用來固定帆,古代叫做「張綱」。

桅杆,下方有轉軸,可以將桅杆轉爲平放。北宋 郭忠恕《雪霽江行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船底】

這艘船屬於沙船型的平底船,一般來說,中國船可以分成長江以北的沙船(船底為平底)、長江以南的福船(船底是尖的)。北方江河,例如黃河、渤海,多是沙岸,河底較平,如果退潮,船容易碰到擱淺。如果船底是平的話,船就能穩穩的站著,如果底部是尖的,就會倒向一邊。南方因為岩岸多,退潮時要擱到船底的機會比較少,因此船底可以設計為尖的。

船底屬於沙船型的平底船;船底兩側是「竹馱」。北宋 郭忠恕《雪霽江行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舵】

船的舵跟桅杆一樣重要,「舵是司命、桅杆主帥」,司命就是控制方向,有舵的地方就是船尾,上面這個在掌舵的人,古稱「爵室、雀室」;從他站立的地方往下看,半圓形露出一半水面的是舵,這艘船使用的是半平衡式舵。

掌舵人在「爵室、雀室」操控下方半圓形的舵。北宋 郭忠恕《雪霽江行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橫竿】

這艘船的船艙旁邊有窗,窗上有木板,冬天可以放下來擋風。在前面的窗戶下邊,還有一根橫杆,這是讓船工重心不穩時,可以拉住的工具,類似欄杆。所以它的高度大致是在腰的附近。

船艙窗戶外擋風板與橫杆。北宋 郭忠恕《雪霽江行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竹馱】

主船兩邊還綁了許多竹子,古代叫做「竹馱(音同駝)」,不止具有背負船的功能,主要用處還有三項:一、增加浮力,如果船傾斜了,竹馱可以將船頂起來,二、兩艘船靠太近的時候,防止撞到船身,三、船上有篙、帆,在靠岸或較淺的地方,船行滑動會用撐篙的方式,如果在河海中,就會直接使用帆。這兩樣工具如果壞了,竹馱就是很好的修補或代替材料。這裡說明一下,古代的帆不一定是布做的,因為布很貴,所以,大多數船的帆是草做成的蓆帆或竹做的篾(音同滅)帆,但蓆帆在下雨天就不能行駛,而竹子容易取得、有彈性又輕,這兩者都是中國船的特色。船邊的繩子也多是用藤、竹所編,如此長期泡在水裡才不易損壞。

但古人更聰明的是,船隻休息時,還可以把篾帆橫放,是現成的遮陽罩。

【腳船】

主船旁邊還有一艘小船,稱為「腳船」,因為大船吃水深,如果靠岸有困難的話,就會停在外港一定的距離,讓小船靠岸。

腳船。大船靠岸有困難的話,就會停在外港,讓腳船靠岸。北宋 郭忠恕《雪霽江行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甲板】

再來談談古代的甲板,雖然這幅作品甲板不明顯。大家猜得到嗎?中國古船的甲板是拱形的,因為這樣比較堅固,排水又好,在上面還再做一層平板,但有縫隙,如此可供人行走,而當下雨時,水會透過縫隙流到下層,上層平板可以保持乾燥;而上面的平板若遇到有人落水,還可以拆下來當救人的板子,一物多用。

現在的船隻大小都是以噸數為單位,但宋代的船隻大小是用放米的體積來計算,一料等於一石的帶殼稻米,例如四百料,就表示這艘船的大小是四百石帶殼稻米的體積,這也是宋代關稅局抽稅的標準。

帆其實也經過很多次的改良,不管是西方船還是東方船,剛開始的希臘船、腓尼基船的船,帆都是正中央掛著,但這樣操帆不靈活,因為帆的左右受力均等,力量相互消抵,對船的推動有限;後來人發現帆的兩邊如果不均衡,受力不均,船更好操控,稱為半平衡帆;而到了現代,帆幾乎是在後面的,稱為縱帆,這樣是最好的狀況。但從另外一方面說,半平衡帆在收帆時,會比縱帆輕鬆許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國地大物博,河川壯麗,船有各種類型,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們常講的「打架」就是借用船隻用語,原本應該是「打降(音同翔)」,讓對方降服的意思,到後來,卻被船上桅杆不能相碰的「打架」一詞給取代。又如「尾大不掉」,原意指的是,愈大艘的船隻愈不好操控,轉彎不俐落、也不好掉頭,後來引伸為政治勢力太大的副手、對手,變成自己頭痛的勢力,例如鰲拜曾是康熙皇帝年幼時的輔政大臣,但因勢力龐大,結黨營私,康熙執政後,反而處處受限,這就是「尾大不掉」的一種狀況。@

曾樹銘先生簡介:

從小生長在基隆,現為基隆海舶工作站主持人。雖畢業於中文系,但對中國古船研究多年,曾經復原過明太祖時代之「肆佰料戰座船」與「台灣船」兩艘古船比例模型,其復原古船先從古籍閱讀開始,並推算當朝度量衡與各項船艙設備,無一不全,手工精細,令人讚歎,他並參與政府多項大型古船復原計劃。

——轉載自《藝談ARTIUM》https://artium.co/zh-hant/node/197

(點閱【藝談】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