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理財、光大理財領大罰單 共計被罰890萬

人氣 1224

【大紀元2022年06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日前,中銀理財、光大理財被中共監管機構罰款。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理財公司展業至今均未滿三年,即吃到大額的罰單,它們的母行中國銀行、光大銀行亦領罰單。

6月2日,中共銀保監會官網顯示,中銀理財、光大理財兩家行業頭部機構分別被罰460萬元(人民幣,下同)、430萬元,且此次對其理財業務的處罰牽涉到其母行存量理財業務,中國銀行和光大銀行也分別被罰200萬、400萬,四家機構合計被罰1490萬。

理財子公司以受託資產管理業務為主業,此次被處罰的中銀理財和光大理財都是銀行理財公司行業的頭部機構,受託管理規模均處在行業前列。

兩家理財公司合計被罰890萬元,涉及案由包括「公募理財產品持有單隻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的市值超過該產品淨資產的10%」、「全部公募理財產品持有單隻證券的市值超過該證券市值的30%」、「開放式公募理財產品槓桿水平超標」等等,均為監管對銀行開展理財業務的規定。

中國銀行被罰200萬元,涉及案由為中國銀行理財業務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老產品規模在部分時點出現反彈。

光大銀行被罰400萬元,涉及案由包括老產品規模在部分時點出現反彈、託管機構未及時發現理財產品集中度超標、託管業務違反資產獨立性要求等。

大陸一些財經媒體認為,上述銀行及理財銀行收到首批大罰單是重磅消息。

中銀理財開業於2019年7月。光大理財2019年9月開業。兩公司至今展業均不滿三年,即招致監管大額罰單。

截至2021年底,中銀理財受託管理規模突破1.71萬億元,全年實現淨利潤26.09億元,淨利潤排名行業第三位。

光大理財是第一家股份制銀行開設的理財子公司,註冊資本50億元。截至2021年年底,光大理財管理資產總規模達到10,677億元,總資產74.75億元,淨資產70.19億元,報告期內實現淨利潤15.86億元。

今年4月,普益標準發布2022年一季度《全國277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其中,在綜合理財能力排名上,光大理財、中銀理財在全國性理財機構中分別排在第四名、第五名,發行能力、收益能力、產品研發能力等指標均排在前列。

《上海證券報》今年3月報導,3月以來,由於市場大幅震盪等因素,大陸理財公司出現較多破淨產品。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全市場共有2200隻銀行理財產品淨值跌破1元面值。這輪波動讓理財公司再度重新審視自身管理能力。近期,已有理財公司出手自購。光大理財掏出2億元自購產品。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中國銀行業難待 「從銀行辭職」創3億閱讀
黃仁勳稱台灣為國家 專家析中共為何沉默
大陸多家銀行招聘「催收人才」 被指招打手
各國央行對人民幣趨謹慎 熱衷美元和黃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