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本土疫情 陳秀熙:逐漸收斂走向地方流行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6日表示,台灣本土疫情逐漸收斂,逐漸走向地方流行,若能採取世衛「過渡期」監測建議,8月底確診可望降至6,426人。(中央社)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2年07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6日表示,台灣本土疫情逐漸收斂,已從大流行逐漸走向地方流行,各區疫情皆受到控制;若能採取世界衛生組織的「過渡期」監測建議,8月底確診人數可望降至6,426人。他強調,過渡期間測政策中,口罩極為重要,如美國、加拿大建議公共室內環境戴口罩。

陳秀熙6日舉行COVID-19(中共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從疫情、中重症個案以及疫苗、藥物、快篩使用等情形來估算Omicron解封指標,評估如何能夠實現,從「大流行」到「地方流行」恢復新常態生活。

他表示,過去COVID-19(中共肺炎)「大流行」期間,以第5類傳染病法規範,包含NPI(如戴口罩)、境外管制等限制,在疫情受控制後,各國開始考慮恢復新常態生活,從「大流行」走向「地方流行」。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提出過渡期流行監測及建議,期望COVID-19(中共肺炎)能走入第4類傳染病,轉以社區監測疫情,解除NPI及境外解封,去除汙名化並達到醫療正常化。

中重症及死亡下降 採渡期監測避免超額死亡

關於台灣本土疫情,陳秀熙說,已從大流行逐漸走向地方流行,從感染曲線動態移動地理分布看到,目前台灣各區流行逐漸收斂至地方流行指標(0.1至0.2%);0至19歲及20至49歲每日感染率收斂至0.2%,50至69歲及70歲以上收斂至0.1至0.15%,各區疫情皆受到控制。

他提到,台灣中重症及死亡也有下降趨勢,評估抗病毒藥物及照護效益對於中症、重症及死亡效益分別為46%、49%及47%。考量疫情、中重症個案、存活率、抗病毒藥物使用率及效益、疫苗基礎劑與追加劑施打及效益、快篩準確度等指標後,推估台灣7月初解封指數為0.4,7月底會降至0.3,皆低於「Omicron解封指數0.5」的標準,有助於走向地方流行。

他也提醒,大流行期間造成的醫療能量緊縮問題仍不容忽視,若持續未能改善,台灣7至8月超額死亡仍可能達10%至15%;台灣若能採取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從「大流行」到「地方流行」的過渡期監測政策,能有助於疫情控制且避免超額死亡。

他表示,依模型推估,在未考慮「過渡期」監測政策下,台灣走入地方流行後,7月底每日感染人數約2萬7,126人,8月底降至2萬3,469人;若能採取「過渡期」監測政策,7月底每日感染人數可降至1萬2,738人,8月底可降至6,426人。

陳秀熙說,過渡期間測政策中,口罩極為重要,歐洲多國將口罩從硬性轉為軟性,但少數醫療機構、公共交通工具強制戴口罩,美國、加拿大建議公共室內環境戴口罩,日本及韓國則建議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要戴口罩,新加坡雖取消人與人的安全距離,但鼓勵配戴口罩。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