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醫界、病友團體籲 提升「弱勢癌」病友治療權益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3年10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癌症連續41年蟬聯台灣國人第一大死因,每年癌症新發生人數更是持續上升,但癌症治療上,健保卻存在資源分配不均的窘境。醫界與病友團體13日表示,現在有一群罹患肺鱗癌、頭頸癌的「弱勢癌」患者,其一線治療還停留在20年前的化學治療處方,與國際治療趨勢不同,呼籲健保的癌症治療應接軌國際,提升抗癌力讓弱勢癌病友的治療權益獲得更多關注。

肺癌為台灣「新國病」,不僅蟬聯19年國人頭號奪命腫瘤,更有超過半數在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者,使創新治療成為續命關鍵,國內又以肺鱗癌與肺腺癌較為常見肺癌,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林裕清表示,但這兩種型別在目前健保給付,卻有截然不同的治療命運,就肺腺癌來看,過去六年來存活率顯著成長,而肺鱗癌卻只能原地踏步 ,且統計指出兩者五年存活率落差更高達三倍

林裕清說,相較肺腺癌擁有數十種健保創新藥物資源,健保給付的肺鱗癌第一線治療仍停留在20年前的傳統化學治療,使約半數患者存活期不到一年,但實際上肺鱗癌並非沒有治療可用,據國外研究發現,癌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的五年存活率為18.4%,相較於傳統化療,有助提升晚期肺鱗癌患者之五年存活率達近二倍。

台灣特有癌症「頭頸癌」也面臨相同處境,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任楊慕華說,晚期頭頸癌疾病進程相當快速,患者五年存活率低 ,一旦有創新的藥物就需盡快使用,然而,我國頭頸癌健保一線治療卻與國際治療指引存在落差,使頭頸癌成為棘手的癌症,因藥物發展速度慢,因此健保給付規範10年來僅更新4次,相較其它癌別的調整次數落差高達3倍。

楊慕華感嘆,雖頭頸癌為我國第六大癌症,但患者平均每人的健保藥費卻低於健保前十大癌症醫療支出的平均值近2倍,甚至只有藥費支出最高癌別的七分之一,期盼有創新的藥物能讓臨床盡快用到,讓頭頸癌的治療更加友善。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因健保在引進癌症創新治療的預算不足,導致癌症新藥的給付慢、範圍窄,據統計,癌友等待癌症新藥納入健保平均為787天,許多癌友根本撐不過兩年,還沒用到藥就病逝的情況可能會不斷發生,且即便癌藥獲得健保給付,也因給付規範嚴格限縮,僅約三成的癌友能受惠於健保給付,多數癌友一樣是看得到、用不到。

她強調,針對健保已給付、臨床療效證據明確的癌藥,需要政府投注更多資源來協助癌症家庭,台灣癌症基金會提出的「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就是期盼能解決此困境,樂見此政策被朝野總統參選人列為競選重要政見之一。

責任編輯:陳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