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清大以冠狀醚取得海水產氫 大幅提升速率及產量

清大化工系教授周鶴修取得海水產氫技術重大突破。(清大提供)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3年10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倩玉台灣新竹報導)以取之不盡的海水來產製氫能,是發展未來能源的希望。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周鶴修團隊取得海水產氫技術重要突破,利用冠狀醚(Crown Ether)來捕捉海水中影響產氫效率的鈉離子,大幅提升海水產氫的速率及產量,為發展綠色氫能源邁出重要一步。

這項研究成果最近登上國際頂尖能源期刊《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並獲選為當期封底文章。

周鶴修表示,當使用光催化劑來產氫時,海水中的大量鈉鹽常附著在光催化劑的表面,令產氫效率大打折扣。他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獨特技術,可將冠狀醚成功引入高分子催化劑的結構,來抑制鹽類引起的聚集現象,讓光催化後產生的電子順利與氫離子結合還原為氫氣。

在海水中加入團隊研發的高分子催化劑後,透過光照,即產生氫氣氣泡。
在海水中加入團隊研發的高分子催化劑後,透過光照,即產生氫氣氣泡。(清大提供)

周鶴修說,研究團隊最初使用長鏈結構的醚來捕捉鈉離子,後來發現,如改用環狀結構的冠狀醚,捕捉效果更好。

周鶴修說,去除了海水中鹽類對產氫製程造成的干擾後,團隊驚喜發現,產氫速率明顯提升,從每克催化劑每小時產生15.5毫莫耳的氫氣,提升到39.2毫莫耳,氫氣產量達到原先的2.5倍以上。

周鶴修指出,全球水資源有97%都是海水,產能的材料用之不竭,如他們實驗使用的海水就來自新竹的南寮漁港。未來若技術發展成熟,可望在海邊就地取材,利用海水及太陽光提供的光照來產氫,實現真正的零碳排,為潔淨能源及永續發展帶來新希望。

責任編輯:杜文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