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11月29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Andrew Thornebrooke報導/秋生編譯)隨著拜登政府(向國會)要求超過1,050億美元的補充安全預算,人們越來越擔憂此舉會推動全球衝突。
拜登政府稱,這筆主要用於以色列和烏克蘭的資金將有利於(美國)經濟發展。
喬‧拜登總統將這項龐大的開支計劃描述為「明智的投資」,稱其將為美國的安全利益「帶來紅利」。
同樣,美國助理國務卿詹姆斯‧奧布賴恩(James O’Brien)也將這筆補充資金描述為「非常划算的交易」。
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說,這筆錢將「流經我們的國防工業基地,在三十多個州為美國人創造就業機會」。
然而,許多人對政府的說法持懷疑態度,認為對國防工業的大規模投資將浪費國家財力,導致無法充分滿足社會和基礎設施需求。
總統候選人小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Kennedy Jr.)就是其中之一。
肯尼迪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對《大紀元時報》說,「創造就業機會是在世界各地造成混亂的外交政策的拙劣藉口。」
他說,「如果我們想依靠健康的製造業和建築業增加就業崗位,與其製造武器,不如修復我們的基礎設施,製造真正為人類福祉服務的產品。」
國防承包商的意外之財
許多分析家認為,除了國防經費創下歷史新高外,政府的補充預算實際上是將美國納稅人的財富大量轉移到國防部門。
智庫「安全政策改革研究所」(Security Policy Reform Institute)的聯合創始人斯蒂芬‧塞姆勒(Stephen Semler)說,國防承包商將從政府申請的補充預算中獲得數十億美元,而這筆資金的「大部分將流向少數幾家公司」。
塞姆勒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根據我的估計,該提案將為私營部門的軍事承包商帶來600億美元的收入。」
這些數百億美元是否能充分滿足國家利益,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為此,塞姆勒說,拜登政府現在是在「推銷」這項支出方案,將其作為一項經濟利好,但大多數人不相信它能改善國家在海外的安全利益。
塞姆勒說,「可能人們不贊成花費1060億美元的外交政策,但是如果把它說成是國內政策,他們也許會支持。」
塞姆勒援引布朗大學「戰爭成本」(Costs of War)項目的研究結果,稱如果將國防預算中的1000億美元轉移到能源或基礎設施領域,就可以創造29萬個就業崗位。
因此,補充預算可能會嚴重削弱美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能力,而這些就業機會將對美國的繁榮和福祉產生積極影響。
塞姆勒認為,更大的問題在於美國政府和國會破紀錄的國防開支,去年的國防預算更是創下了歷史之最。
拜登總統的國內開支,特別是2021年《兩黨基礎設施法》(註:用於升級電網、改善公共交通、投資零碳排公車和校車、安裝全國性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清理污染、更換鉛管和提供清潔水等)的國內開支,與現在為國防機構提供的資金相比,顯得相當遜色。
塞姆勒說,「根據拜登的對外援助計劃和2024財年五角大樓預算,我認為軍事承包商預計可獲得5590億美元。相比之下,拜登的旗艦基礎設施法案在五年內花費了5480億美元。」
國防遊說團體推動衝突
塞姆勒等其他人的一個主要擔憂是衝突被持續推動,即國防工業基地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延長衝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經濟收益。
塞姆勒指出了國防基地的「遊說大軍」,他們向美國政府施壓,迫使其採取鷹派政策,維持支出慣例,使營利性公司持續獲利。
塞姆勒說,「當美國購買武器時,它就授權給了一系列特定的企業,説到底這些企業(的存在)取決於美國是否發動戰爭或為準備開戰。這些企業會將利潤的一部分重新投入政治體系,試圖將國家政策引向更多的戰爭。唯一的贏家就是軍事承包商,所以我們知道他們會推動什麼。」
去年,美國國防公司在遊說方面的花費超過了1.28億美元。
這些行動包括僱用至少845名說客,其中約72%的說客曾在政府部門工作過,主要是在五角大樓,或眾議院和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工作。
這些遊說集團不僅為政客們提供好處,還向以國防為重點的智庫注入大量資金,藉此來影響政策的制定。
據智庫「國際政策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的一份報告,從2014年到2019年,政府和國防承包商在智庫上的花費超過10億美元。其中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和新美國基金會( New America Foundation)等智庫是這些資金的最大受益者,它們從美國政府或國防承包商那裡共獲得了600多筆不同的捐款。
報告說,「來自美國政府的最大資助者是國防部長辦公室、空軍、陸軍、國土安全部和國務院。」
「向這些智庫捐款最多的國防承包商是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雷神公司(Raytheon)、波音公司(Boeing)、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和空中客車(Airbus)公司。」
與此相關的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公司、雷神公司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2020年名列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大企業遊說者。
2022年,這四家公司共聘用了259名前政府雇員,他們現在擔任說客、高管、董事、董事會成員和受託人。
塞姆勒說,「當然,政策制定總是會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我們都有自己的意識形態,但允許武器公司的盈利動機左右戰爭與和平的決策,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有些人認為,這種將納稅人的財富大量重新分配給私營軍事承包商並不是一個問題,但我認為這是一個問題。」
國會的作用
利用戰爭牟利的問題並不局限於行政部門。
事實上,國會與國防遊說集團之間的「旋轉門」很寬,政府提議的開支對現實世界的政策影響最終將由眾議院和參議院來實現。
但是,大筆資金對國會議員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他們要想繼續留任,就必須依賴於合意的智庫,並在自己的選區保留國防部門的工作崗位。
因此,國會會繼續支持以色列-哈馬斯戰爭、俄羅斯-烏克蘭戰爭以及其它戰爭,如果不在選民中引起巨大動盪,就不太可能發生根本性轉變。
2016年至2020年駐紮在東耶路撒冷的獨立記者兼電影製片人安東尼‧羅文斯坦(Antony Loewenstein)說,「美國支持的戰爭,從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到烏克蘭戰爭和加沙戰爭,都會對美國國防工業產生直接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很少有美國國會議員願意挑戰軍工企業的部分原因,因為軍工企業有可能給他們的選區帶來就業機會。」
《大紀元時報》要求包括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和首席委員在內的31名國會議員就此發表評論。其中一人做出了回應。
參議員蘭德‧保羅(Rand Paul,肯塔基州共和黨籍)辦公室的發言人向《大紀元時報》介紹了蘭德就補充安全預算問題與國務院負責歐洲和歐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詹姆斯‧奧布賴恩(James O’Brien)發生的激烈爭執。
當時,保羅‧保羅說,政府正在「煽動一場戰爭」,旨在增加國防工業公司的利潤。
蘭德說,「因此,這實際上是為戰爭辯護。」
「在我看來,這應該受到譴責……軍事工業將從中獲得數十億美元。」
拜登支持國外戰爭 危及國内支持率
羅文斯坦說,拜登政府決定模糊其向以色列提供的武器平台類型,雖然此前在烏克蘭問題上保持了一定的透明度,這讓事情變得更糟。
他說,「就像白宮的某些人喜歡保密而不喜歡陽光一樣。」
不透明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拜登政府的支持率不斷下降,以及它在繼續資助對外戰爭。
路透社的民調顯示,拜登總統在美國人中的支持率僅為39%。
該民調還發現,在過去的連續113週裡,經濟問題一直是美國人最關心的問題,這或許暗示了拜登政府正在努力把補充安全預算申請重新塑造成國內優先事項。
五角大樓的審計一直不過關
平心而論,很難說清楚合法的安全問題在哪裡得到解決,戰爭暴利在哪裡出現。
五角大樓無法說明其開支情況,這使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截至本月,五角大樓已連續第六年未能在會計審計中取得及格分數。
在五角大樓的29個下屬機構中,只有7個獲得了及格分數,與前一年相比沒有任何改善。一項獨立審計顯示,追蹤3.8萬億美元軍事資產的系統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這是一個真正的問題,因為事實上補充申請的目的並不是向陷入困境的國家提供資金或出售武器,而是直接轉讓舊武器,然後把錢交給美國國防公司來替換它們。
美國空軍退役中校威廉‧阿斯托爾(William Astore)認為,美國政府、五角大樓和相關國防公司缺乏透明度,可能會助長美國領導層對其資助的對外戰爭中持續發生的暴力事件普遍缺乏問責。
與塞姆勒一樣,阿斯托爾也建議美國政府應在國內投資更多更好的工作崗位,並停止過激的國防開支。
他說,這是每個美國人都應該關心的問題,因為如果將這些資金用於其它方面,國家將會變得更加強大。
阿斯托爾說,「美國人應該關心這個問題,因為作為一個國家,我們可以通過投資美國,而不是通過向全世界出口致命武器,來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艾森豪威爾的真知灼見
阿斯托爾談到,前總統、退役五星上將德懷特‧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在1953年的一次演講中呼籲反對在二戰和朝鮮戰爭後不計後果的軍費開支,因為這些錢可以用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從而促進美國人的生活繁榮和福祉。
1961年,艾森豪威爾總統在告別演說中再次提出了「軍工複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一詞。
艾森豪威爾總統說,大規模、永久性的軍隊是「美國經驗中的新事物」,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為了追求安全和自由而使其過度膨脹,就可能會威脅到國家的持久安全和自由。
小肯尼迪、塞姆勒、羅文斯坦和阿斯托爾現在擔心的正是這樣一個機構。
在艾森豪威爾總統看來,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軍工企業失控的問題,那就是讓選民知情。
艾森豪威爾總統說,「我們必須防止軍工企業獲得不正當的影響力,無論這種影響力是有意還是無意,權力錯位導致災難出現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並將持續下去。」
「只有警覺和讓公民知情才能迫使龐大的國防工業和軍事機器與我們的和平方法和目標恰當結合,使國家安全與公民自由同時得到保障。」
《大紀元時報》已要求白宮、國務院和五角大樓發表評論。
原文:US Spends Billions on Overseas Wars, But Who Really Benefit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