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壓迫》摘勞動金像獎 揭露製作真實面

人氣 32

【大紀元2023年1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馬維芬報導)「2023勞動金像獎影片徵選競賽」昨(5)日於台北市松菸誠品電影院舉行頒獎典禮,不分類首獎35萬元(台幣,下同),由藍偉豪執導的《深層壓迫》獲得。

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透過主角視角呈現影視幕後人員高壓長工時的工作狀態,可說是影視人員「自拍內幕」大公開。

評審郭力昕與鄭雅慧評審認為,大眾對於影視業的形象都是看到光鮮亮麗的一面,「這部片把大家沒有看到製作層面、片場內的壓迫感呈現出來,同業人看的感受一定會更深刻。」

《深層壓迫》片中的劇組氣氛劍拔駑張,幾乎所有工作人員情緒失控,導演甚至爆怒砸桌椅器材。

來自意大利的《神人之家》監製陳璽文今年兼任代言人、策展人和評審身分,身為資深電影製片人,他認為片場工作人員的心情「最重要也最難照顧」,「如果可以照顧得好,我認為已經是拍攝一部成功的片的一半。」因此他必須學習聆聽每個人意見,「慢慢協助大家找到一個步調跟默契,就是我工作最關鍵的任務。」

除了不分類首獎,長片組第1名由林宇嬋執導的《沒有名字的理容院》獲得,本片描繪桃園虎頭山下,一群路邊開設街頭理容攤、服務中高齡市民及勞工階層的女性,她們的生命經驗及勞動敘事。

長片組第2名為鄭治明、黃麗如執導的《菲達蒂的小套房》,紀錄了印尼移工,同時也是移工文化倡議者菲達蒂在台灣的勞動歷程。

長片組第3名是張騰元執導的《徘徊年代》,本片以不同時空、兩段對照的故事,描繪不同的新移民面孔,呈現大環境中小人物的掙扎,凸顯新住民勞動自主性及對多樣化職能與勞動身份的追求。

短片組第1名為戴薇執導的《著陸倒數》,是以紀實影像為基礎的紀錄實驗短片,呈現工業區早早進入職場的童工們,用青春的勞動換取生活的故事;短片組第2名《我的野餐叔叔》由陳宇祥執導,透過小孩視角觀看無家者的生活環境,呈現無一定雇主舉牌者的生活狀態。

短片組第3名為江雪華執導的《加工區詩抄》,用影像的方式轉譯台灣勞工文學詩人李昌憲先生的詩集,以詩意紀錄片形式關注1960年代台灣加工區女性工人的勞動及生存困境。

長片組與短片組得主前3部影片,均分別獲得10萬元、7萬元及3萬元獎金。

責任編輯:辛幼安

相關新聞
「花樣」戲劇比賽 員林高中榮獲第一大獎
鄭人碩獲選模範勞工 任臺北勞工影展形象大使
2020勞動影像嘉年華揭幕 胡錦現身傳承演藝經驗
孫安佐涉違槍砲彈藥條例 遭警移送北檢複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