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國經濟遇瓶頸 影響歐洲藥物供應鏈

人氣 172

【大紀元2023年12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亦笑德國報導)歐洲的許多活性藥物成分,如布洛芬或撲熱息痛,都來自中國或印度。這導致歐洲藥物產生依賴性,在一段時間內還導致反覆短缺。如何尋找對策,成了歐洲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歐洲藥物嚴重依賴中國 急尋對策找替代方案

20年來,藥品生產越來越多地從歐洲轉移到亞洲。特別是無專利且價格低廉的仿製藥活性成分的生產已轉移到亞洲,其中包括眾所周知的物質,如撲熱息痛和布洛芬,還有廣譜抗生素阿莫西林。中國和印度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仿製藥成品生產國。

MundiCare研究機構分析了2020年的560種有效成分,發現其中93種有效成分目前只在歐洲以外生產。與通常情況一樣,原因在於成本:仿製藥主要通過其優惠的價格在市場上銷售,競爭也十分激烈。布洛芬或撲熱息痛有幾十種非專利產品。

但去年冬天他莫昔芬、發燒果汁等所遇到的瓶頸主要是仿製藥廠商退出市場造成的。供應鏈問題加劇了瓶頸困難。特別是中國在整個藥品供應鏈中的重要作用,那裡的問題造成(至少部分造成)瓶頸。

此前,中共的清零政策嚴重擾亂了供應鏈。上一波疫情結束後,中國經濟的復甦速度比預期慢得多。根據德國聯邦藥品製造商協會的說法,藥品生產的全球化導致了「全球不同生產設施的動態供應鏈。如果亞洲的個別供應商出現故障,全球範圍內很快就會出現交付瓶頸」。

以布洛芬為例來解釋這種情況:這種治療發燒、牙痛或背痛活性成分的專利已於1986年到期。此後仿製藥布洛芬問世,成本壓力很大。如今,全球只有六家製造商生產布洛芬仿製藥,其中四家位於亞洲:中國的湖北和山東新華、印度的Solara和IOLPC、以及美國的巴斯夫(在德克薩斯州的一家工廠)和SI Group。這六家公司將活性成分布洛芬與合適的賦形劑一起壓製成片劑,然後包裝藥丸。

但問題在2020年初首次出現:印度公司IOLPC很高興看到布洛芬製劑的世界市場價格由於湖北博科的失敗而升高。該公司位於中國湖北省,該省於2020年初被完全封鎖,省會是武漢。

中國的醫藥生產中心是揚子江三角洲,由於上海的嚴格封鎖,2022年該地區受到交通限制的影響。許多公司數周無法生產,而剩下的出口貨物往往無法到達上海港或滯留在那裡。在城市封鎖期間,集裝箱港口前形成了嚴重的交通擁堵。

藥物活性成分是關鍵 各國希望恢複本地生產

中國不僅生產布洛芬仿製藥成品,而且在許多地方還生產活性成分布洛芬,然後在印度或美國製成藥丸或果汁。據北京大學諮詢公司稱,全球約 40% 的活性藥物成分是在中國生產的。歐洲和日本生產的所有藥物中約70%含有來自中國的活性成分。

印度也是如此,儘管這個大國生產許多藥丸和果汁,但那裡缺乏中國供應鏈的深度。印度必須進口許多零部件,尤其是從中國進口。這就是印度的生產成本比中國高出20%的原因之一。

根據德里RIS智庫2021年的一項研究,印度在撲熱息痛、青黴素、維生素B12和布洛芬等一些重要活性成分方面90%至100%依賴中國。換句話說:印度為全球市場生產布洛芬仿製藥,但布洛芬本身以及至關重要的活性成分幾乎總是來自中國。

德國大學諮詢公司表示,中國在活性成分方面的主導地位「主要是由於中國的生產擁有經過驗證的大型生產設施、相對較低的能源成本和不太嚴格的環境政策」。

然而,中共已經開始加強對該行業的環境監管。活性成分及其化學成分的生產造成的嚴重環境污染是歐洲樂於將這一行業移交給亞洲的原因之一。日本《日經亞洲》雜誌援引法國管理諮詢公司普華永道的一項研究稱,活性成分生產的每一個生產步驟都依賴於可能對環境有害的技術。因此,妥善處理由此產生的危險廢物並確保安全對於公司來說成本高昂。

因此,中共在該行業的環境政策正在推高全球藥品生產的成本。例如,據《日經新聞》報導,生產硝基氯苯(止痛藥撲熱息痛的關鍵前體)的安徽八一化工因環境問題而不得不在2020年底關閉工廠,這導致撲熱息痛的價格大幅上漲。

從美國和歐盟到印度和日本,各國政府現在越來越多地尋找確保供應鏈更大獨立性的方法,例如恢複本地生產,畢竟價格高一點總比斷貨要好。

責任編輯:周仁

相關新聞
德國擬簡化入籍手續 孩子出生即入籍
爭議不斷 德國大學中國分校面臨融資困難
瑞安航空老闆:德國廉價航班時代已結束
德國學生成績嚴重下滑 專家:恐影響未來經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