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單親及獨居劏房戶健康風險高

團體籲增社區藥房及設18區基層醫療發展基金

人氣 38

【大紀元2023年03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瑛瑜香港綜合報導)有調查發現,低收入劏房住戶中,單親家庭及獨居人士有較高的健康風險。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建議,政府應藉發表及實踐基層醫療藍圖的機會,提升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能力。

社聯去年中下旬透過全港54間服務單位,接觸入息中位數低於全港75%的低收入劏房住戶,收回1,105份有效問卷。據自我評估量表結果,16%受訪劏房住戶自評健康狀況屬於「差」,是2014/15年政府就全港巿民進行的同類調查的4倍,收入越低的受訪劏房住戶,越多自我評估健康狀況為「差」。

調查中九成半以上受訪劏房住戶,自評生理及心理健康均低於50分的平均值,比例上遠高於2014/15年對象為全港市民的調查。受訪住戶認為居住環境問題中,灰塵、街外噪音和蟲害問題最嚴重,其次為缺乏自然光、屋內空氣不流通、異味及黴菌等問題。劏房居住環境越差,住戶的自評生理健康越集中在低分區(低於35分)。

組織分析受訪劏房住戶的人口特徵、收入、自我評估、健康習慣、居住環境因素及居住設施,發現單親家庭及獨居人士有較高的健康風險。

以單親家庭而言,每天睡眠時間大約6個多小時;只有16%受訪者過去3年主動做過身體檢查;過去30天感到不適、生病、受傷的比例達到28%,唯只有少數往公立或私家醫生求診,當中64%自行購買成藥服用。

至於獨居人士,60%受訪者沒有每天進食蔬菜、16%每週5天或以上吃高鈉或即食食物(如罐頭及即食麵)作為午餐或晚餐,他們亦較多患有慢性疾病:25%高血壓、10%糖尿病、55%慢性痛症。

劏房戶李先生: 有病痛時甚少求診

59歲的獨居劏房住戶李先生,任職夜班司機,正租住100平方呎劏房,月租4,200元。他要在日間休息,但劏房隔音非常差,早上會聽到鄰居的開水喉聲音,有時更有裝修聲音,令他難以入睡,精神較差,甚至影響晚上的駕車工作。

膳食方面,由於劏房地方淺窄,沒有廚房,李先生甚少煮食,極其量只煮即食麵,平時一日三餐幾乎都是買外賣,甚少吃新鮮蔬果。就算明知自己飲食不健康,因為居住環境限制,較難改變,他說:「如果上了公屋地方大了,我可以在家買菜煮飯,始終營養會好一些。」

由於劏房內的窗戶對著二樓天井,李先生甚少開窗。房內空氣不流通,他寧可去公園坐。他又說,有病痛時甚少求診,大多購買成藥服用,過往也沒做過全面身體檢查。

倡設立社區藥房 提供免費藥物諮詢

社聯建議政府設立「18區基層醫療發展基金」,由資助社區組織提供第一、二層基層醫療預防服務,設計合乎社區需要和針對個別特殊社群的服務,藉以改善基層市民的身體及精神健康狀況。

另外社聯建議增加社區藥房,為基層市民和長期病患者提供免費藥物諮詢服務和較可負擔的藥物,並透過「醫社合作」為居民提供用藥教育活動,以提升用藥安全性;同時,亦可讓情況較穩定的長期病患者在社區藥房取藥,省去來回醫院取藥的時間。

此外,社聯認為貧窮壓縮劏房住戶的經濟及生活空間,影響健康,建議於選定劏房較密集的地區例如深水埗和油尖旺區,建立「社區空間」,作為基層醫療和社會服務的介入點,協助劏房住戶改善與生活環境相關的生活問題。◇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調查指香港四成家庭不常傾談
有朋自遠方來 跨海為弱勢長輩送愛
曾是周華健的老師 他落魄過 現支援服務街友
擺脫孤獨感 讓精神和身體更健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