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駐美大使難產 中美關係跌入冰點

人氣 1746

【大紀元2023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雯綜合報導)「如果你對中國文化有所了解,那就是面子。你可以看到這種關係永遠存在一個『作用和反作用』的反饋循環,……我們互相都快把對方逼瘋了。」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訪問學者查爾斯‧弗里曼(Charles Freeman)說。他是美國前總統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1972年訪問中國、對美中關係進行破冰之旅時的翻譯。

隨著對抗中共成為美國兩黨共識,華盛頓支持台灣提高軍事防禦能力及擴大其國際存在的政策,以及習近平上個月對莫斯科的高調訪問,如何處理被認為是日益對抗性的美中關係,成為雙方都頭痛的一件事情。

「(外交部副部長)謝峰將會被派駐華盛頓DC,他將進入一個雷區。厚道的解釋是他們(中共)在猶豫,另一個解釋是他們有些惶恐不知所措。」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的常務董事羅里‧丹尼爾斯(Rorry Daniels)在分析為何中共方面遲遲沒有正式任命謝峰為新任駐美大使時這麼說。

北京已經有三個多月沒有駐美大使了,這是自1979年美中關係正常化以來最長的一段空缺時間,中國駐美大使的難產反映出美中關係的低迷狀態和黯淡前景,甚至可能再次跌入冰點。

美國推測謝峰會是下一任駐美大使

「我覺得很可能,在中國(中共)領導層正在處理如何應對美國政策時,他們還沒有準備好正式確定謝峰和他(在美國)所有將要會見的人們之間的關係。」丹尼爾斯認為。

外界普遍預計共產中國的下一任駐美大使將是謝峰,儘管北京還沒有宣布對他的任命,但是3月24日在北京會見美國高管時,謝峰扮演了重要角色,這表明了他是中共的駐美大使第一人選。

即將年滿59歲的謝峰目前是北京負責美國事務的外交部副部長。親共媒體描述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外交官,與美國有著廣泛的聯繫和經驗。

北京的前任駐美大使秦剛在去年12月被突然晉升為外交部長兼國務委員,華盛頓的許多人認為,秦剛12月底離開DC後,謝峰很快就會被任命接任大使職務,不過當時沒有發生。接著人們猜測謝峰的任命公告會在今年3月的「兩會」期間發布,但是也沒有發生。

這個職位上一次的最長空缺發生在1995年6月,當時華盛頓允許台灣總統李登輝以私人行程名義到訪美國,北京方面隨即召回時任駐美大使李道豫幾個月。

美國外交專家認為,謝峰的任命程序不像美國這樣嚴格和複雜,一些有兩黨爭議的人選在國會可能需要數月時間才能獲得批准。

「北京沒有參議院,沒有國會聽證會,就是那麼決定的」,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教授朱志群(Zhiqun Zhu)說,「我相信……這是北京對我們表達不滿的一種方式。」

秉持「戰狼外交」的秦剛擔任駐美大使17個月。據悉,他在此期間的大部分時間是花在剪綵和會見美國地方領導人上,而與白宮高級官員的接觸非常有限。

這種冷淡的雙邊關係似乎是互相的,美國駐北京的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在試圖接觸中國高級官員時面臨更多的「閉門羹」。「他們不跟我們說話」,伯恩斯在去年10月接受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採訪時透露說。

「我們希望能夠達到,可以非常詳細地表達我們的分歧,超越我們的議題,並就如何降低這裡的火氣進行真正的對話。」

北京實質上凍結了美中雙邊高層外交接觸

「中國(中共)在捉弄美國(China is ghosting the United States)。」美國新聞網站「政客」(Politico)4月5日用這樣的標題直截了當地批評中共利用凍結美中雙邊高層外交接觸來戲耍美國。

在一隻巨大的中共高空間諜氣球於1月底到2月初從西北向東南遊蕩了美國大部分領空後,拜登政府推遲了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原定在2月初的北京之行。

之後,拜登政府一直試圖重啟美中高層會談,包括重新安排布林肯的訪華行程、其他美國高級官員的訪華事宜,以及拜登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的電話通話。但是據知情人士表示,中共方面一直拒絕美國的努力。

為了緩解日益動蕩的地區緊張局勢,華盛頓越來越多地開展外聯,希望守住「護欄」,防止可能因溝通不暢導致的意外衝突,特別是「擦槍走火」,而北京則漠視無賭。

例如在2月初,美國擊落第一隻中共間諜氣球後,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很快就通過美中軍事熱線表示,希望與中國國防部長溝通,但是遭到中國官員的拒絕,這導致緊張局勢繼續加劇。

鑑於俄羅斯武裝入侵烏克蘭的教訓,美國在努力增加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努力加快已經嚴重延遲的已出售武器的交付,並加強與台灣的官方接觸,旨在確保處於「第一島鏈」上的台灣這個亞洲民主燈塔不會被咄咄逼人的中共政權以武力吞併。這令中共當局越來越不滿,它稱這些接觸會鼓勵台獨分子。

而美國國會眾議院新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4月5日在加州會見台灣總統蔡英文的舉動更被中共認為是「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白宮則告訴中國方面不要對此「反應過度」。

蔡英文自從2016年上任台灣總統以來,這是她第七次對美國進行「過境訪問」,她以前的每次「過境訪問」也都令北京震怒,並令美中關係結冰,但是每次訪問過去之後,美中關係都會回溫反彈。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主席歐倫斯(Steve Orlins)表示,蔡英文與麥卡錫的會晤沒有「官方」訪問的正式身分,這意味著蔡英文返回台北後,美國與中國的「外交互動應該會重新開始」。

習近平也拒絕和拜登通電話

「我們認為,領導人層面的接觸,尤其是考慮到習近平手中的權力集權,對於促進我們兩國政府之間的有效溝通至關重要。」參與推動習近平和拜登在2021年秋季進行視頻峰會的一位拜登政府高級官員曾經這樣說,因為美國官員發現,美中較低級別官員的會談幾乎不會帶來進展。

自拜登上任以來,與中國方面保持定期的和有意義的交流一直是其政府面臨的挑戰。

去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20國集團(G20)峰會上,拜登與習近平就緩和美中緊張局勢達成了一些計劃,從一系列部長級訪問(包括布林肯今年2月的訪華計劃),到習近平今年11月前往美國加州舊金山參加亞太經合峰會為高潮。

但是中共間諜氣球的出現阻止了布林肯的2月訪華行程,也讓習近平11月的美國之行變成未知數。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上個月向媒體透露說,白宮希望在3月13日中國「人大」會議閉幕後敲定習近平和拜登的通話安排。中共外交部回應稱,北京並不急於讓這兩位領導人重新建立聯繫。

一週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John Kirby)重新提出了美國希望拜登與習近平通電話的願望,但是北京方面並沒有公開回應。

面對分歧,拜登政府希望增加溝通,而習近平政府則拒絕溝通。駐美大使的長期空缺也進一步障礙了這種僵局的緩和。

巴克內爾大學的朱志群說:「這是一個兩難選擇:關係不好時,這裡沒有大使;但是沒有大使,他們就無法(在美國)取得進展。」

美國擔心中共拒絕溝通可能導致重大危機

「中國人(中共)一直不情願參與圍繞建立信任、或通過危機溝通或熱線的討論」,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Indo-Pacific)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上週在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一個活動上說,「鑑於我們的部隊在附近行動,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一些美國官員擔心作為競爭對手的北京與美國與缺乏溝通,可能在重大危機中產生全球不良影響。

拜登政府高級官員表示,美中雙邊的軍事危機溝通仍然受阻,北京拒絕與美國合作開發可靠的系統,以幫助防止在南中國海的衝突升級為軍事危機。

而美中高級官員的零星互動不足以恢復有意義的對話。一位前國務院官員指出,沙利文在上週與新上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最高外交官王毅進行了交談,「這是一個重要的渠道,但很少使用」,因為這種溝通的敏感性。

這位前國務院官員預測,只有當中國新任駐華盛頓大使謝峰真正就任後,美中之間的整體溝通才能得到擴展。

兩國政府現在也在進行一些穿梭外交。例如上個月,負責中國和台灣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里克‧沃特斯(Rick Waters)悄悄訪問了中國,同時也恰逢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訪問華盛頓。崔天凱是秦剛的前任。

兩位美國官員向「政客」證實了崔天凱的到訪,並指他訪問了美國國務院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一位未獲授權公開發言的國務院發言人說:「我們仍然致力於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以負責任地態度管理雙邊關係。」

責任編輯:李琳#

相關新聞
朝鮮掩蓋餓死人數 拾荒者在田裡撿殘餘食物
大陸銀行懼美制裁 中企轉入地下與俄交易
美國大學反猶示威持續 加大LA分校爆發衝突
中共以經貿為武器霸凌他國 美不會袖手旁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