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從爭吵的「對方」到相互學習的「三人行」

「對方」一詞在這裡具有深意,提醒人們對方往往是正確的一方。這樣的思維使人際間的矛盾自然化解,正是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Shutterstock)

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兩個人因某事發生爭執,各持己見。有時爭吵激烈,甚至動手打鬥,最終導致關係破裂;夫妻因長期爭吵而離婚的情況也不少見。

然而,仔細傾聽爭吵的雙方,我們會明白,他們爭論的大多是一些小事。有時候,當事者即使心裡承認對方的觀點有合理之處,但是出於面子和不服輸的心態,雙方都固執地堅持自己的立場,甚至動輒互相指責。他們往往忽略了從自身找原因的重要性。

這讓我想起了一副對聯:

兩士辯,各自偏說對方錯。

三人行,學生不嫌老師輕。

這副對聯表面意思其實很簡單,即兩個爭吵的人都堅持認為對方是錯的;而在三個同行的人中,一個人的優點值得另一個人學習,不應因為年齡或地位低就不肯向對方請教。

上聯中的「對方」除了指「另一方」,還可以理解為「正確的一方」或「對的一方」。中國文字的奧妙使得「對方」一詞在這裡具有深意,提醒人們對方往往是正確的一方。如果人們都能有這樣的思維,人際間的矛盾將會自然化解。這正是人們常說的謙讓、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效果。因此,上聯也可以理解為:兩個爭吵的人都認為「正確的一方錯了」。這就告訴我們,在爭吵中,人們常常因為缺乏理智或被情緒所驅使,將正確的觀點視為錯誤。這也符合一句名言:「寬容別人並不代表愚蠢,而不能寬容別人則是真正的愚蠢。」

下聯源自《論語》中的一句話:「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換言之,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我們應該選擇學習別人的優點,而別人的缺點,我們應引以為戒。不要因為別人有缺點,或者比自己年輕或地位低,就羞於請教,從而失去學習和改善自我的機會。

孔子自己就是向他人和年輕人學習的楷模。《三字經》中就有一句話:「昔仲尼,師項橐。」講的是孔子周遊各國途中,向年僅七歲的項橐學習的事。孔子對他的學生們說:「項橐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從對聯的創作角度來看,上聯中的「對方錯」給對出下聯增加了一定難度,因為「對」和「錯」在詞義上相反。為了滿足這個要求,下聯用「老師輕」來對「對方錯」。「老」含有年長的意思,「輕」在這裡取年輕的意思,兩者在詞義上也相反。

這副對聯的另一個特點是,它表達了人們相處時兩種態度的對比,或者說一種事物向好的方向發展的過程。上聯表達的是互相指責、互不讓步,而下聯則是謙虛自律、相互學習。

中國曾是禮儀之邦,謙讓是中國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謙謙君子」,「溫文爾雅」,「文質彬彬」,「謙和恭敬」,是以修身養性為基礎的。然而,在共產黨統治中國大陸後,中華傳統文化遭到全面系統的破壞,傳統美德受到批判,鬥爭哲學被灌輸給人們,所謂的「戰天鬥地」,「與人鬥其樂無窮」在文化大革命運動中達到了頂峰。在1974年文化大革命後期發生的「批林批孔」運動,甚至批判一生倡導「克己復禮」的偉大先哲孔子。這些導致許多中國大陸人口口聲聲充滿著憤激。

這種咄咄逼人的心態發展到極端就是今天人們看到的所謂的戰狼外交,已引起其他國家人民和政府的普遍反感和不滿,甚至導致外交關係緊張和對立,損害國家形象,造成外交孤立和經濟影響等負面後果。在網絡上,那些以鼓吹和謾罵為能事的「五毛」和「紅粉」們既是這種鬥爭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受害者。

令人欣喜的是,法輪大法在全世界洪傳,使億萬人的道德提升,並帶動社會風氣的好轉。法輪功學員在日常生活中以真善忍的法理為準則,處處以他人為先,努力做到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大師教導的「作為一個煉功人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1]。李洪志大師在多次講法中告誡弟子們要修心性,凡事向內找。李洪志大師在澳大利亞法會講法上說:「倆個人發生矛盾的時候,第三者看見了都得想想自己:哎喲,他們發生矛盾,為甚麼給我看見了,是不是我有甚麼心哪,是不是我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呀。」[2]

在自己和別人的意見不合時,如果能想到這副對聯,想到對方可能是對的,反省自身存在的問題,退一步海闊天空,生活中的爭吵將會減少很多。

註﹕

[1] 李洪志大師著作:《轉法輪》

[2] 李洪志大師著作:《澳大利亞法會講法》

@*#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