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昔日貴格會教徒的心靈之路

人氣 470

【大紀元2023年05月17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Terri Wu報導/楊傑編譯)珍妮·希克斯(Jennie Sheeks)從小就關心他人的苦難。

現年45歲的希克斯是一家非營利組織的傳媒總監,她告訴《大紀元時報》說:「這讓我很痛心。當我知道其他人在受苦時,我就無法舒舒服服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費城的高中時,她經常為當地一位名叫約翰的無家可歸者多買一個三明治。她說,她無法無視他的存在。然而,她知道這樣的小舉動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她想要對他人的生活產生有意義的改變。

希克斯說,她清楚地記得自己17歲的那一天,「在費城我走在我家附近的安靜的人行道上,我停在街角,抬頭望向天空,懇求上帝給我指引;我該如何幫助?我承諾如果祂向我顯示出路,我將畢生奉獻。」

希克斯在一個貴格會(Quaker)家庭中長大。她說,靈性和與神的聯繫一直是她生活中的核心。

希克斯尋求幫助他人的方法,並研究靈性與行動主義的交匯點。她大學的本科學位是社會變革,她越來越多地參與行動主義,並參加非暴力抗議活動。然而,她並不確定自己找到了解決方案。她懷疑僅僅改變結構或法律並不是解決辦法,但她一直在同一條道路上尋求答案。

最終,希克斯甚至和前黑豹黨成員、馬克思列寧主義和黑人權力政治組織的人一起研究了中共領袖毛澤東的《紅寶書》。她傾聽了關於暴力革命的論點。

大約在同一時間,希克斯遇到了她的丈夫,並於2006年結婚。儘管他是非裔美國人,但他不贊同那種激進的觀點,認為行動主義和抗議是毫無意義的。

在他們婚姻的早年,他們討論了許多事情。希克斯逐漸明確,行動主義和抗議並不能有效地實現真正需要的願望,那就是人們的內心轉向善良。

到那時,她已經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但不確定如何找到。與此同時,在婚姻的頭三年裡,她生下了三個孩子,因此忙於育兒和全職工作。

希克斯說,她曾試圖放下自己終身渴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願望。「我試圖相信生活只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照顧家人。但這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空洞,我感到與上帝的距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遠」。

找尋人生答案

希克斯變得越來越壓力重重,在2011年秋天達到頂峰。丈夫察覺到她的不快樂,於是給希克斯一些靈修書籍讓她閱讀。

希克斯說,這些書籍有所幫助,但她還需要一些物理方法來處理身體上的壓力。她想起了氣功,這是中國古老的鍛鍊身體的方法,是傳統中醫的一部分。多年前,一個朋友把一盤氣功練習的錄像給了她。

希克斯於是在互聯網上搜索「費城氣功」。她找到了幾個收費的氣功課程,分布在各個武術學校,但有一個地方——法輪大法或法輪功——每個週末早晨在自由鐘附近的一個公園設有免費的練功點。

希克斯說,她覺得如果是免費的,那就是真正的修煉者,而不是為了賺錢的人。所以她在2012年一個寒冷的一月早晨來到了自由鐘。

那裡的志願者免費教希克斯煉功,並告訴她在網上從哪裡可以找到法輪大法的教學書籍。她還了解到,托馬斯·傑斐遜大學的一位醫生正在免費教授法輪大法課程,所以她每週在午餐時間去那裡上課。

在家裡,她開始閱讀《轉法輪》,這是法輪大法的主要書籍。「我感覺到這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一種身心修煉的方法,其中精神教誨幫助我應對生活中的選擇,而身體修煉幫助我諧和身心。」 希克斯回憶說。

2021年7月,詹妮·希克斯在賓州費城自由鐘景點煉功。(李臻婷/大紀元)

通過學習法輪大法的教義,希克斯說她的問題——我應該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得到了簡單的答案。「我必須從自己開始,必須從內心深處反思,成為一個更加真誠、有同情心和寬容心的人」。「我開始明白,通過專注於改善自己,會產生漣漪效應。我不僅僅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增加『真、善、忍』,而是通過榜樣和對待他人的方式,我在增加世界中的『真、善、忍』。」

「最重要的是,我對神安排我們的生活的信念得到恢復。這帶來了一種難以言表的安慰。即使發生不好的事情,我不再那麼煩惱或擔心,因為我知道這都是計劃的一部分,一定是好事或有一個好的原因」,希克斯分享道,「我曾經因為生活的不斷挑戰而感到壓力和不堪一擊,現在能夠接受生活中出現的一切是最大的解脫。」

希克斯說,她過去常常為育兒而擔憂——孩子們的幸福以及她是否為他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但現在不再那麼擔心了。希克斯將法輪大法的法理與全家人分享。儘管家人沒有都成為法輪大法的修煉者,但他們卻接受了其中一些法理來指導他們的日常生活。

希克斯有13歲和16歲的兩個兒子,還有一個15歲的女兒。她為自己的女兒感到自豪,當她告訴女兒抖音與中共有關聯後,女兒就刪除了該應用程序。她還向她的朋友和老師們講述了抖音與中共的危險關聯,不尊重人的隱私和尊嚴。

2019年4月,詹妮·希克斯和她的兒子在波多黎各。(圖片由詹妮·希克斯提供)

在法輪大法日為李洪志先生升美國國旗

希克斯的女兒還告訴她的朋友和老師,法輪大法修煉者自1999年7月開始遭受中共迫害至今仍。在法輪大法公開推廣的八年內,他吸引了1億多人修煉。由於法輪大法的普及和與共產主義不同的信仰,中國共產黨發起了全國性的迫害,包括折磨、精神虐待和為了器官而殺害修煉者。

「對她來說有時候很困難,因為她是異類,人們認為關心中國共產黨在做什麼是奇怪的。但她堅持下去,因為她覺得不提醒人們,至少不努力提供相關信息是錯誤的」, 希克斯自豪地稱讚女兒,「我還告訴過她,她不必擔心其他人的行為,但她對他人的同情心是不可阻擋的。我將其視為一種靈感,並努力在分享我所了解的真相時更加勇敢,即使有時可能不受歡迎。」

希克斯也告訴其他人關於中共的迫害。對她來說,這是在幫助那些在中國受苦的人,並且是增加世界上的「真、善、忍」的一部分。2020年,她所在選區的聯邦眾議員布賴恩·菲茨帕特里克(Brian Fitzpatrick)表示願意在法輪大法日(5月13日)為世界法輪大法日升起美國國旗,並為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先生升起一面旗幟。

在旗幟的一張證書上,菲茨帕特里克議員對李洪志先生傳授的「真、善、忍」核心原則表示讚賞和欽佩。

2020年5月13日,為了紀念世界法輪大法日和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先生華誕,兩面美國國旗被授權在美國國會大廈上升起的證書。(圖片由詹妮·希克斯提供)

在遇到一位因修煉法輪功而遭中共迫害、逃離中國來到費城尋求庇護的女士前,希克斯並不清楚在美國國會大廈上升起國旗的深遠意義,認為只是一個非常好的象徵性舉動。令她驚訝的是,這位女士從中國以外的親戚那裡得知了升旗的事情。希克斯說,「她興奮的表情讓我知道,在經歷了中國監獄的痛苦之後,升旗對她來說意義重大」。

2020年7月,菲茨帕特里克議員參加了希克斯兒子的燒烤生日派對,並為這位孩子帶來了另一面美國國旗。

對希克斯來說,美國國旗是「美國價值觀和傳統的象徵,主要是自由或自由的象徵 – 作為自由的一種意義,意味著擺脫暴政。」

希克斯說,她被菲茨帕特里克議員的友好舉動所感動,賓州過去曾為在歐洲遭受迫害的各種信仰的人提供庇護。

今年希克斯提出了請求,菲茨帕特里克議員表示將再次支持在美國國會大廈上為法輪大法日和李洪志先生升國旗。

一種精神運動的復興

今年,《大紀元時報》發表了李洪志先生的文章,這些教導過去只在法輪大法社區的平台上保留。

李洪志先生的文章引起了《大紀元時報》讀者的廣泛反響。許多人發現法輪大法的教導與他們自己的信仰有一些共同之處。其中一個共同主題是人們喜歡靈性自主權——以「為什麼」為指導——讓他們能夠理解根本動力、做出決策並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讀者們說,法輪功的創始人在不強迫他人轉變信仰的情況下進行了解釋。

弗蘭克·塞盧奇(Frank Cellucci)是一位自稱具有靈性和宗教信仰的跨信仰者,他是今年早些時候閱讀了李洪志先生的文章《為什麼會有人類》的人之一。

他告訴《大紀元時報》:「多年來,我開始意識到法輪大法在靈性和精神信仰上的重要性。」他補充說,他開始將其視為一種體育鍛鍊。大約十年前,他通過一位朋友了解了法輪大法。當時,他們兩人都在學習交際舞。

塞盧奇表示:「通過在互聯網上閱讀文章和在YouTube上觀看視頻,我得出的結論是,法輪大法已經存在了很長很長的時間。」他花了30多年的時間追求靈性自我發展之旅。「氣功是法輪大法的延伸。如果有的話,它是一個被削弱了很多靈性的版本。當共產黨接管中國時,他們試圖摧毀和消滅所有宗教,包括法輪大法。」

他知道法輪大法在1992年向公眾介紹。然而,他說:「我所得到的印象是,法輪大法在此之前就存在了。也許他並不被稱為法輪大法,但是有不同形式的他。」

「中國文化中的某些特殊事物、某些神聖的東西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法輪大法。」他補充道,這種靈性修煉正在引領一種根本性的文化變革和某種形式的靈性復興,「源自於中國人民內心的呼喚。」

「他們希望回歸傳統的中國文化。他們對共產主義整體都感到失望。他們看不到每個人如何從中受益。」

他說法輪大法可以在精神上幫助美國人。他預見到他將成為美國的另一種精神信仰。

法輪大法發言人張爾平表示,儘管受到迫害,但法輪大法進入公眾視野的第四個十年前景依然光明。

張爾平告訴《大紀元時報》:「這是法輪大法自1992年向公眾介紹以來的第31周年,也是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的72歲生日。儘管在中國大陸受到殘酷的迫害,法輪大法已經傳播到全球120多個國家,擁有數億的修煉者。」

張爾平補充道:「法輪大法的『真、善、忍』原則被廣泛認為是人類的普世價值觀,並對修煉者和社會的福祉產生了積極影響。我們相信,法輪大法將有一天在中國得到慶祝,也許很快,就像在世界其它地方一樣。」

責任編輯:良克霖

相關新聞
5.13美賓州首府升國旗 向李洪志先生致敬
加拿大19城升旗亮燈慶大法日 市長親臨褒獎
阿默斯特堡升旗慶法輪大法日 市長議員學煉法輪功
加國康沃爾市長升旗慶法輪大法洪傳31周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