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拜登對華關稅新政有何影響?

人氣 502

【大紀元2024年05月19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Christopher Balding撰文/信宇編譯)最近,喬‧拜登(Joe Biden)總統宣布,他將對中國商品徵收新的關稅,並維持前任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時期頒布的關稅政策。本文將拋開政治因素,重點關注此次新關稅的影響和目的。

首先需要強調的一點就是,新關稅將對美國對華貿易或更廣泛的美國經濟影響甚微。新關稅僅占去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總量的4%,僅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0.07%。當被問及關稅是否會導致通貨膨脹時,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明確回答說不會;這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關稅相對於貿易或經濟活動而言微不足道。

更加引人關注的是拜登總統決定徵收關稅的商品範圍。對於從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簡稱EV)到醫療用品和鋼材等一系列商品,新關稅似乎沒有任何特定的主題或重點;只是由於各種原因,這些商品引起了美國工業界和政府的關注。

例如,拜登政府將對來自中國的醫用乳膠手套徵收25%的關稅。近年來,中國進口產品占據了此類及相關醫療產品9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COVID-19全球疫情期間,這種過度依賴的問題變得非常明顯,因為中共有時實際上是在趁機訛詐美國。通過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政府希望美國和外國製造商能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政府還對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港口的起重機和電動汽車等產品徵收關稅。雖然拜登總統使用的貿易法主要針對不公平貿易行為和違反貿易協定的行為,然而這些產品顯然存在國家安全風險。例如,去年聯邦調查局(FBI)宣布在中國製造的起重機上發現了情報收集電子設備。

電動汽車也存在類似的風險。作為新風箏數據實驗室(New Kite Data Labs)的創始人,我本人曾在研究報告中提到,中共製造的內燃機汽車和電動汽車在中國境內和境外收集數據。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現代汽車和電動馬達上布滿了電子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收集了大量數據,用於監測和控制汽車內部和外部操作的一切。這包括車載互聯網連接、乘客休憩、所在位置、語音活動等系統,甚至外部環境,如障礙物、限速和其它數據。

目前我們最基本的希望就是,美國和外國製造商將從國內或非中共控制的外國生產商那裡購買替代性產品。然而,要改變與共產主義中國打交道的貿易和經濟環境,除了簡單地對一小部分中國產品徵收關稅外,還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例如,一些中共企業在海外建廠,希望從墨西哥等國家向美國出口同樣的高風險產品,而我們與這些國家早已簽訂貿易協定。如果產品仍由中共控制的公司生產,那麼僅僅改變生產地點並不能改變產品的本身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仍然沒有優先考慮、努力爭取或重新分配各種必要的資源,對經濟活動進行持久的根本性變革,以提出新的願景並改變21世紀運行的基礎。這些措施包括優先考慮盟國製造商的清潔技術標準,以及阻止企業進口而不是阻止製造來源。

一言以蔽之,拜登政府徵收關稅只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這些措施遠不是終點。美國需要制定更廣泛的政策,以有效應對中共帶來的各種挑戰。

作者簡介:

克里斯托弗·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曾任越南富布賴特大學(Fulbright University Vietnam)和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教授。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中國經濟、金融市場和技術等。他是總部位於倫敦的英國外交政策研究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Henry Jackson Society)的高級研究員。他曾在中國和越南生活了十多年,後來移居美國。

原文:What Is the Impact of Biden’s New China Tariff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名家專欄】拜登不應在舊金山會見習近平
【名家專欄】華盛頓警告中共 將徵收產品關稅
【名家專欄】川普關稅政策如今結碩果
【名家專欄】中美兩國貿易戰正在升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