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試管嬰兒可能出現基因缺陷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月17日訊】(法新社巴黎十七日電) 根據英國每月發行的「醫學基因期刊」上一份有關人類複製風險的研究報告,以試管方式孕育而生的嬰兒,可能出現一種罕見的基因缺陷。

英國研究人員審查了一百四十六個患有貝威氏症候群(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嬰兒的出生背景,發現其中有六名|百分之四|是試管嬰兒。貝威氏症候群係一種遺傳現象,導致過度成長、低血糖、腹壁缺陷以及腎臟畸型。   

這些試管嬰兒當中,有三名是在標準的試管培育方式下孕育誕生,即卵子在實驗室的培養皿裡受精成為胚胎;另外三名則是以「單一精子卵質內顯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injection, ICSI) 」|將精子直接注射入卵子|的方式培育而成。   

前述來自伯明罕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認為,試管生育的技術干擾了受精初期的「標記(imprinting)」過程。

一枚受精的胚胎是母親基因和父親基因的組合,在標記的程序下,來自父系或母系的特殊基因的活動,在胚胎發育期間沈潛緩和,因此不會出現競爭基因的衝突,使胚胎得以正常發展。

這份報告的作者之一、劍橋的布拉巴罕學院研究人員萊克表示:「基因本身未必會有差異,但標記控制了基因的活動。」 

他說:「如果標記的過程出錯,失控,那麼便會導致異常的成長。我們認為試管受精和單一精子卵質內顯微注射的方式,在卵子受精的當下干擾了標記,因而增加發生貝威氏症候群的機率。」 

這項研究也針對標新立異的科學家競相製造全球第一個複製人的行動,表達了關切擔憂之意。 

主流科學家不斷大聲疾呼反對複製人類,指出無數動物實驗的失敗證明了這項技術並不成熟。這些實驗結果不是流產,便是產下的複製動物早早夭折或出現駭人的缺陷。  

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目前不明,但科學家猜測複製技術也干擾了標記程序,而且由於胚胎發育發生異常,便自然流胎,這是自然界讓動物產下健康後代的安全保證。 

萊克說:「證據顯示標記在複製動物的過程中也出了差錯,因此相信複製人類的作法也會將孩童置於這種危機之下的推斷,並無不合理之處。」

有貝威氏症候群的孩童,是第十一個染色體出現不正常的基因。(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馬斯克稱將抵制蘋果系統與OpenAI整合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年輕恆星周圍有大量碳分子
最安全的10款2024年款SUV 日韓系占6
可捕捉塑膠微粒和細菌的微型機器人面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