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

中國青銅器簡史

【大紀元訊】中國古代的青銅文化十分發達,並以製作精良,氣魄雄偉、技術高超而著稱於世。 奴隸主把青銅器作為宴享和放在宗廟裡祭祀祖先的禮器。青銅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擁有的,它作為一種權力和地位的象徵、一種記事耀功的禮器而流傳於世,並非使用品。

  青銅文化在世界各地區都有發展,這是因為青銅作為工具和器皿的原料有其優越性:

  首先,自然界存在著天然的純銅塊(即紅銅),因此銅也是人類最早認識的金屬之一 。但紅銅的硬度低,不適於製作生產工具,所以,在生產中發揮的作用不大。後來,人們又發現了錫礦石,並學會了提煉錫,在此基礎上人們認識到添加了錫的銅即青銅,比純銅的硬度大。經過測定紅銅的硬度為布林氏硬計的35度,加錫5%,其硬度就提高為68度;加錫10%,即提高為88度。而且經錘煉後,硬度可進一步提高。

  在中國古代人們已經能夠準確的掌握青銅的含錫鉛比例。可根據鑄造期望的不同,按比例加錫、鉛。《周禮.考工記》裡明確記載了不同的製作合金比例:

  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齊(劑)。

  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齊(劑)。

  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齊(劑)。

  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齊(劑)。

  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箭頭)之齊(劑)。

  金錫半,謂之鑒燧(銅鏡)之齊(劑)。

  一般加錫越多,鑄好的青銅器就越硬,但同時青銅也會變得更脆。

  其次,青銅溶液流動性好,凝固時收縮率很小,因此,能夠鑄造出一些細部十分精巧的器物。

  最後,青銅的化學性能穩定,耐腐蝕,可長期保存。

  此外,青銅的熔點較低,熔化時不需要很高的溫度。所以青銅器用壞了以後,可以回爐重鑄。

  考古證明中國青銅器源遠流長,其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大約二千年以前,自夏代開始中國進入了青銅時代,到春秋時代結束。經夏、商、西周、春秋到戰國、秦漢,每一時期都有著前後承襲的發展演變系統。中國古代青銅器種類繁多、形制多樣,包括:禮器、生產工具、兵器、車馬器和其他用具。其中禮器又包括了食器、酒器、水器和樂器。

  青銅禮器十分發達是中國古代青銅文化區別於其他國家古代青銅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這也是中國古代青銅文化的本質特點 。禮器的發達是由中國古代奴隸社會異常強大的「宗法血緣」關係決定的。人們對祖先、對神靈的崇拜遠遠超越了對於自身的認同。

  夏代已出現了青銅禮器。到了商代,特別是商代晚期青銅禮器已十分發展成熟,主要的器類都已具備,主要有食器、酒器、水器、和樂器。

  鼎是青銅禮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會中,它被當作統治階級等級制度和權力的標誌。《史記.封禪書》記載:「(夏)禹收九牧之金(銅)鑄九鼎」,從此九鼎成為王權的象徵、傳國的寶器。後來,「桀有亂德,鼎遷於商。」周滅商,成王又遷九鼎於洛邑(今洛陽)。春秋時期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陳兵於洛邑附近,定王派王孫滿前去慰勞,楚莊王乘機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遭到了王孫滿的有力駁斥:「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左傳·宣公元三年》)。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問鼎」故事。

  目前考古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青銅鼎是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商代早期的青銅鼎。1939年安陽殷墟武官村出土的商代晚期後母戊(司母戊)鼎長方斗形腹,口沿上有兩個直耳,腹下有四個圓柱足。腹部四周飾以獸面紋和夔紋,耳外側飾以雙虎食人頭紋,足上部亦飾以獸面紋,並皆以雲雷紋為地紋,神秘而繁縟。腹內壁鑄有銘文「後母戊」三字,據此可知為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而作。形體巨大,高達1.33米,大長1.10米,寬0.79米,實測重量為832.84公斤,這不僅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古代最重的青銅器。製作精美,系用多塊陶內范和外范拼合澆鑄而成,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業的高水平和中國古代人民無以倫比的智慧與創造力。

  青銅鼎是在新石器時代廣泛使用陶鼎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鼎出現於商代早期,即商二里岡文化期,歷經各個朝代,一直沿用到兩漢,乃至魏晉,是青銅器中行用時間最長的,因而變化也很大。屬於商代的有圓鼎、鬲鼎、扁足鼎、方鼎等。

  商代用鼎制度,中、小型墓陪葬的一般是一具或二具。無論是殷墟或殷墟以外地區大都如此。但是王室的陵墓則懸殊甚大,商晚期殷墟婦好墓出土方鼎二、扁足方鼎二,大小不同的圓鼎三十二具,還有少數殘破的碎片,可見中、小型墓和王室墓等級差別的森嚴。表現等級秩序明顯的,是西周的列鼎制度。寶雞竹園溝西周早期1號墓已出現大小相次三具一組列鼎,和另二具配合的鼎。奴隸主貴族等級愈高,使用數愈多,就是說享受肉食品亦愈豐富。據禮書的記載,西周時:

  天子用九鼎,第一鼎是盛牛,稱為太牢,以下為羊、豕、魚、臘、腸胃、膚、鮮魚、鮮臘;

  諸侯一般用七鼎,也稱大牢,減少鮮肉、鮮臘二味;(但東周時諸侯宴卿大夫也可用九鼎);

  卿大夫用五鼎,稱少牢,鼎實是羊、豕、魚、臘、膚;

  士用三鼎,鼎實是豕、魚、臘,(士也有用一鼎的,鼎實為豕)。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