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修復古文物專業人才青黃不接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9月21日報導】隨著中國大陸古文物出土的增加,修復文物的專家人力益形不足。以廣東省為例,目前博物館系統中所有的文物修復人才不過十幾人,可是他們面對的卻是一百四十多家博物館和眾多文物單位數十萬件文物。

新華社今天引述廣東省博物館副館長莫鵬說,以青銅器為例,現在亟待修復的藏品就有一百多件,每一件的修復工作,最快也得兩個多月,而館內僅有七名專業修復人員。這些人員即使集中所有的精力處理,最快也要十七年才能完成修復工作,而館內乃至整個廣東還有許多別的文物,同樣急待修復。

北京光明日報報導,一般文物出土時就要根據不同情況保護處理,公開陳列的文物都是經過修復,文物修復要清除文物和標本上的一切附著物,修補文物和標本的殘缺部分,以恢復藏品本來的面貌,避免文物繼續劣化。

在廣東各家博物館中,許多文物都是經過專業人員修復,才得重放光彩。如西漢南越王的絲縷玉衣,出土時兩千兩百九十一片玉片散落一地,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復專家白榮金帶回北京,經過三年修復,由玉片、絲縷和麻布粘貼編綴而成之後,才還其原貌。

對於目前文物修復人才的問題,莫鵬認為主要是因為老一輩專家有的逝世,有的退休,大部分已離開了工作崗位,而由於待遇和職稱問題,中青年修復人員有不少已經轉行。中國文物學會修復委員會周寶中認為,培養的時間長也是一大原因,從業人員既要掌握自然科學和相關技術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又要精通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理論和修復保養、分析檢測各類文物的實踐技能,還應具備文物、歷史、考古和博物館等社會科學的業務水準及繪畫和雕塑藝術美學修養。

相關新聞
武當山發生山體滑坡古文物安全受威脅
北京猿人化石下落之謎
未成年人行凶案頻發 重慶17歲少年殺害同齡人
北京天津取消限購 分析:黔驢技窮 該跌還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