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利軍:一黨獨裁的社會危害

蕭利軍

人氣 89
標籤:

【大紀元10月10日】對於歷代生活在專制統治下的中國人來說,從「家天下」到「黨天下」也覺得是一種解放,對一黨獨裁的社會危害體會不深。為提示國人,促進政改,有必要討論此問題。

以中共為例,一黨獨裁的社會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6個方面:

一、根本性危害

一黨獨裁社會的根本性危害是:黨控制誤導社會意識,使其單一、僵化、導致社會不能開展對真理的追求、失去理論創新能力,發展片面、緩慢。

眾所週知,中共是高舉馬列主義大旗起家的。它得勢後,不但獨尊馬列,奉為國教,排斥其它思想文明,還壟斷了對馬列主義之解釋、實踐、變革的權力。本來,世界是豐富多彩、發展變化的。任何一種學說都只是從一個方面、針對一定歷史階段來說明世界。就是科學的理論也只是相對真理,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而中共卻將馬列主義絕對化,推崇為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同時又按自身的理解和需要解釋、利用馬列主義。這就犯了雙重的錯誤,使人民盲目地跟他們走進了歷史的死胡同。

終於,為走出死胡同,它搞了改革開放。但這只是向世界先進文明開了一條單行道。政治改革之路至今未通。這樣,總有一天人們會發現,只搞經濟領域的改革開放,放棄社會的全面變革,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忽視社會綜合平衡發展,就如同當年政治掛帥一樣,又是一條極端的道路。它使社會發展失去科學性、公正性,讓經濟增長以一系列社會弊端的加劇為代價。長此以往,中國社會又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誤區。之所以如此,並不是中共的智力有問題 ,而是一個獨裁政黨的私利觀念,決定了他們必然停止對真理的追求,從而影響社會的健康發展。

二、直接性危害

一黨獨裁社會的直接性危害是:黨統攬全部公共權力,致使社會管理結構失衡、成本增大、效率降低。

中國大陸的各個政府機關與社會團體,都在中共的領導控制之下,並大多納入國家財政供養,因此,贅部林立,冗員多多,吃皇糧者與百姓之比已達1:30,超過歷代的其他統治者。這一方面使那些無用或應自立的機構、團體寄生在國家機體上,增加財政負擔。有的甚至靠亂罰款、亂收費、亂攤派來維持生存。同時,因贅部冗員的存在,它必然影響其它社會組織的正常運作。另一方面,這種越俎代庖的領導方式,使各個政府機關、社會團體失去了獨立自主的社會參與、社會管理權力,也就不再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其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與責任感將大大下降。

這樣,因社會管理在組織結構、運作方式、職權分配上的不科學、不合理,整個社會積極性缺失、管理成本增大、效率降低。

三、間接性危害

一黨獨裁社會的間接性危害是:權力過大,失去監督制衡,不可避免地滋生、蔓延腐敗。

中國大陸的腐敗氾濫至今,已擴散至社會各個領域,滲入社會主流各方面。雖中共高喊反腐倡廉,然久治不絕,愈演愈烈,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共權力過大。當一個權力可以控制絕大部份社會資源、隨意而為卻無相應的系統對其制衡、監督時,單靠權力系統的自我治理是不可能消除腐敗的。中國大陸的腐敗已不是個人的偶然行為,而是體制不良必然滋生的社會現象,是一黨獨裁必然帶來的間接性危害。

四、後續性危害

一黨獨裁社會的後續性危害是:權力失去公平競爭,趨向近親繁殖,致使權力系統整體性不斷下降,影響國家的創新發展。

權力失去了公平競爭,也就失去了自我提高、更新的動力,同時,也阻塞了其他社會成員公平進入權力系統之路。因此,近親繁殖、素質下降,無可避免。中國大陸官場現狀正是如此。公共權力成了中共權貴所獨佔的資源,成了當權者進行交易的資本,在親友間有價分配,互利傳續。這種體內權力分配模式使權力交接失去公平競爭,賢者多不得用,庸者多可高昇,致使官員整體素質不斷下降,一代不如一代。隨著時間的推移,權力系統的功能性與現代社會管理之要求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這不但會造成國家創新能力不斷下降,當權力弱化、腐化到一定的關節點時,還會引發社會動蕩

五、關健性危害

一黨獨裁社會的關健性危害是:決策不民主、不科學、治國失誤增多,使國家發展經常處於不良狀態。

一個政黨實行獨裁統治,其決策過程必然不合理,決策方案必然不科學,執行決策必然無監督,而決策失誤必然無責任。建國以來的治國實踐充分說明瞭這一點。從反右鬥爭到為右派平反,從經濟大躍進到文化大革命,從突出政治到經濟體制改革……──治國大政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社會經常處於非正常的搖擺與反覆之中。犯了大錯再糾錯,糾正舊錯犯新錯,把錯誤一律說成是天災或敵對勢力所致。而糾錯則算是黨的英明偉大。就在不斷失誤卻永遠正確的領導下,國家發展時左時右,治國方略時此時彼,國行無正道,民行無所從,治國無法系統規化、綜合平衡,決策不能科學民主、公平公正,國家發展當然也就經常處於不良狀態了。

六、隱蔽性危害

一黨獨裁社會的隱蔽性危害是:通過強化對社會資源的不合理佔有、控制,瞞天過海地侵佔公眾利益,使社會全面地失去公平公正。

建國以來,中共不但控制了社會物質資源,也控制了社會精神資源,特別是剝奪了民眾自由民主的權利。

對物質資源的佔有、控制,是以公有制的名義進行的。再加上實現共產主義的鼓吹,曾經換取了人民對其支配社會財富的信任。近年來,又出現了「國營」、「公有」改「國有」的提法。這一字之差,關係重大。它使國家由經營者變為所有權者;社會財富由公共所有變為國家所有。民眾失去了自已那一份所有權。而國家權力又撐握在中共權貴手中。這就使其更方便、更有根據地打著「國有」的招牌,掩蓋其特權群體共同佔有支配社會財富的實質。而民眾之權利卻在他們不知不覺中被侵佔了。

最嚴重的隱蔽性危害是對自由民主權利的剝奪。這一點,人們體會不深。一方面因中國的專制統治延續至今,民眾無緣體會自由民主的美好可貴。另一方面因為中共將自由民主釘上了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標籤,用民主集中制取代混淆現代民主制,再加上自由民主不如物質利益那樣具有可量化性與個人可直接受益的特徵,人們爭取自由民主權利之動力,往往比不上對於物質利益的爭取。這些都影響了自由民主權利的落實。

中共深諳自由民主權利的重要,知道民眾有了自由民主權利,就能限制以至剝奪他們的特權,就有了爭取維護自身各方面利益的力量和條件。所以,中共寧可在經濟上讓小利於民,其領導人寧屈尊去訪貧問苦、送錢送物,也不願還自由民主權利於民。

一社會如果沒有自由民主,其成員就成了相對孤立、分散、靜態的原子,壓抑能量,喪失活力,社會整體性將大大下降。這只利於專制統治,卻不利於國家的發展及民眾權利的維護。可見,中共對社會資源的全面控制,特別是對自由民主權利的剝奪,使民眾利益受到了釜底抽薪的損害,使社會全面地失去了公平公正。

總之,一黨獨裁的社會危害是全面的、深遠的。要消除其危害,就要修改憲法,禁止任何政黨的一黨獨裁,同時,開放黨禁,出台政黨法,實行多黨平等競爭。這是中國大陸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促進中華民族全面發展進步的根本性良策之一。

(民主論壇)(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馬英九:蔣經國不是「冷酷無情獨裁者」
國民黨:「不值得」評論吳乃德的論文
台灣學者批蔣經國為獨裁者引發爭議
李衛平:為「熱愛共產黨者,免談」擊節叫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