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大選日近 本土之爭漸起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3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夏啟文台北報導) 台灣國民黨表示,明年台灣總統大選將是“溫和本土派”對“激進本土派”之爭,並強調陳水扁連任總統會帶來社會動盪。民進黨人士則批評國民黨反改革。

*國民黨決以溫和本土對抗激進本土*

針對民進黨不斷提出公投、制憲和國家認同等議題,並在10月25號於台灣南部進行大規模公投遊行活動,國民黨星期三召開中常會,制定明年總統大選的競選主軸,決定以“溫和本土對抗激進本土”,並強調選陳水扁就是換國家,認為民進黨催生新憲可能造成社會動盪。

國民黨發言人蔡正元說:“明年的總統大選是愛台灣的溫和本土派對害台灣的激進本土派,換掉一切可以讓台灣安定的東西,這是陳水扁所走的路線,所以明年的大選就是換總統或是換國家。”

國民黨人士指出,盡管泛藍陣營本來不希望在競選過程中強調國家主權定位問題,但現在國民黨內部認為不能再避談統獨問題,以免被不斷批評為外省黨和統一黨。國民黨中常委林益世表示,民進黨讓台灣陷入不安定和危險的處境,是凡事訴諸民粹的激進本土派;而國民黨會傾聽民意,致力於為人民帶來安定的生活環境,所以國民黨代表的是溫和本土派。

*民進黨指國民黨反對改革*

對此,民進黨立法委員李文忠表示,國民黨反對以兩千三百萬人民為主體的公投、制憲和許多改革主張,再加上政治意識形態傾向統一,很難讓人相信他們能夠代表本土。他說:“這個時候你說什麼論述是沒有用的,人民不認為國民黨是溫和的本土派,而是用各種名目去反對以本土為範圍的改革,所以對很多人來講,他認為國民黨不是溫和派也不是改革派,這才是重點。國民黨的論述沒有意義,如果總是對改革持反對和拒絕的立場,人民很難接受他是本土派、改革派。”

對於有人質疑所謂“本土代表”就是佔台灣人口約百分之75的閩南族群,李文忠表示,只要站在中華民國台澎金馬的角度,支持民主和改革,就是本土,和省藉無關。他說,本土是以台灣為主體的思考,而不是動不動就以中國武力威脅來嚇自己,到大陸投資的台商是為了尋找生路,增加台灣的競爭力,所以他們也是本土。

*南方朔:本土觀念反映民主發展不成熟*

究竟什麼是本土,誰才能代表本土?《新新聞》雜誌主編、政治評論家南方朔說,60年代就開始有人提倡“本土”的觀念,主要是以“外來的”、“外省的”等排他概念來突顯所謂的“本土”,現在已經變成一種政治語言。南方朔說:“台灣的本土,基本上是把‘本土’當作排斥性的政治概念來用的,它不定義本身,只定義不是本土的那一群人,不是我這一國的那一群人。在台灣的政治環境裡,所謂不是本土的意思就是外省、中國、國民黨、親民黨。就是因為這樣,國民黨內才出現所謂的本土派,把人群作了很奇怪的分類。”

南方朔指出,包括美國、德國和法國在內的國家,在民主發展初期都曾經出現有關“本土”的爭議,但現在這些國家都不會以這種方式來區分誰是真正的美國人、誰是真正的法國人。他認為,台灣的民主發展還沒有成熟,因此才會出現這種現象。南方朔說:“民主社會成長的初期,為了權力的鬥爭,不同的部落、族群、不同的出生地點,都會出現這種無聊的爭議。其實只要你是公民,你就是本土了,我在這裡出生,不是本土是什麼呢?真正成熟的社會不會談這種東西,只有台灣的社會才會談。”

*戴帽子和摘帽子遊戲*

南方朔認為,台灣的政治就是不停為別人戴帽子和忙著摘帽子的遊戲,“本土”是一頂人人爭著想要戴上的帽子,而“賣台”則成為陷害對手的大紅帽,說穿了,只不過是在文字語言上不停打轉而已。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