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不是中国—-从霍尔落选说起之二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1月14日訊】霍爾女士在多倫多市長選戰中慘烈落敗后,曾拼全力支持她的多倫多華人社團領袖們在失落中保持著沉默。他們也許是正在為百思不得其解的選舉結果困擾著。

   值得反思的問題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條應該是認識加拿大社會与中國的不同,認識多元文化与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不同,從而也認識到在加拿大究竟應該如何去打族裔牌。

   那位曾表示“因為她真心對華人好,所以我們要選她”的華人社區元老,据說已在加拿大生活了半個多世紀,不能說他不了解加拿大社會。但華裔人口只占多倫多總人口的約10%,只以能夠維護這10%人口的利益作為口號去選市長,很難不同其他90%的人口產生沖突。在一個以多元文化為國策的國家突出強調單一族裔的利益,這在政治上無疑是一种自殺行為。

   長期以來,每當談到華人社區,總會有人評論說,華人不抱團,窩里斗,難成气候。其實,如果真是抱團去從事一場政治自殺,那倒真不如一盤散沙更好。

   大約在五六年前,當時華人還不是加拿大最大的少數族裔,最大的少數族裔是意大利人。多倫多西北Woodbridge一帶成為大多倫多地區意大利人最集中的地區。我曾同几位意大利裔的朋友在那里的一家咖啡館閑聊。他們說,你們華人不得了,几年時間就把七號公路變成了唐人街;再過几年,整個多倫多說不定都成了唐人街。那話里明顯帶有酸溜溜的味道。記得他們中的一個人說,太張揚了不一定是好事。

   從這些意大利裔朋友那里,我了解到,意大利裔除了教堂和咖啡館,几乎沒有什么社區團體,但從聯邦政府內閣,到國會,再到省政府、市政府都有很多意大利裔人士,多倫多警察總長也是意大利裔。很少听到這些意大利裔政界人物在競選時呼吁意大利裔選民投他一票,但他們卻贏得了包括意大利裔選民在內的多族裔選票,順利當選。

   他們是打族裔牌的高手,打的是适合加拿大國情的多族裔牌,不顯山,不露水,拿到的是實實在在的選票,而不是“我們可以創造歷史”的醉話。

   多倫多究竟有多少華人團體,恐怕誰也無法統計。因為一個團體可能是千八百人,也可能是三兩個人,甚至一人同時注冊几個團體。團體大小及名稱都無所謂,其功能与成立目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社團的主要活動領域不應是政界,否則就成為政党了。

   常有人說,新移民應盡快融入主流社會。這話不錯,但要注意,“融入”只能是個體的融入,而絕不會是一個群體、集體、或社團的融入。以一個或几個華人社團去“融入”,結果只能是格格不入,甚至越來越對立。原因很簡單:加拿大是一個注重保護個體、保護個人權利的公民社會。

   這個道理,那些華人社區領袖早該明白,或者他們是在裝糊涂,或者就是另有難言之隱。

   有人自殺,警方會調查原因;出現集體自殺,警方會追查可能誤導自殺的責任者。那么,現在這場政治自殺的責任是否也應追究一下呢?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四間SAM‘S會員制商業中心在加拿大同時開張
王炳章獄中情況惡化
移民蒙特利爾 學法語還有錢拿
電影《沙塵暴》在多倫多首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