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草原中的能高越嶺古道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1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張肇麟/南投報導攝影

 從能高越嶺古道西段,登上箭竹草原滿布的南華山,沿途美景不斷。除了享受挑戰百岳攻頂樂趣外,還能體驗在塔羅灣溪上游源頭觀賞瀑布、下游泡野溪溫泉的當季樂趣。

 標高三一八四公尺的南華山,雖然名列台灣百岳之中,不過登山路程說不上陡峭難行,坡度還算平緩。從海拔二○五○公尺的屯原登山口開始步行,踏上的正是能高越嶺古道的西段。

走進水墨畫 能高越嶺古道

 這條古道西起南投縣仁愛鄉廬山,越過奇萊主山、南華山以及能高山所連成的縣界,東抵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沿著等高線緩緩上升,先民開闢這條越過中央山脈、台灣中部連通東西的運輸道路,過程的艱辛讓人肅然起敬。

 因為這段古道全在濁水溪上游支流——塔羅灣溪的流域內,一路上經過許多瀑布,有許多大到必須藉吊橋才能通過。從登山口開始步行不到半小時,就遇到第一座吊橋,橋塔像極了被截掉橫梁的山門,兩根柱子上頭橫著兩根梁,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但鮮橘色的橋頭在山林間顯得搶眼。

 從屯原登山口到雲海保線所這段路程約四點五公里,會經過三座吊橋;從雲海保線所到天池山莊會再走過三座,當中第二座橋面損毀,得先下到溪谷,再手腳並用的攀爬上來通過。瀑布中水勢最大的當屬「三疊瀑布」,站在吊橋上望著山澗從山壁傾洩而下,氣勢十足,底下水潭清澈見底,老遠就讓人心曠神怡。

 正由於山區水氣豐沛,一到午後,層層霧氣就從溪谷向上飄,瀰漫林間小道;白霧勾勒出山的線條,還有樹形蒼勁的台灣鐵杉巨木聳立山巔,景色層次豐富,用相機就能拍出一幅幅水墨畫。

天池山莊 賞雲海最佳景點

 在攀登南華山的路線上,有兩處可以歇腳住宿的工作站,一是海拔二三六○公尺的「雲海保線所」,另一是海拔二八六○公尺的「天池山莊」。

 走在登山步道上,不時可以見到山間有電塔聳立。為了保持電力輸送暢通,台電在山區設置工作站,提供維修人員住宿和儲存設備之用,所以稱為「保線所」。雲海保線所就是其中之一,從這裡可以遠眺南華山至能高主峰的稜線。經過保線所後,眼前的草坡上,出現一片高聳的白木林,雖然景象十分壯觀,但也可想見當初形成這片白木林的森林大火有多麼猛烈。

 本以為「天池山莊」是座位在高山湖泊畔的幽靜木屋,抵達後才發現它是林務局搭建的鐵皮屋工作站,四周有山色,但始終找不到湖光。

 雖然在「天池」山莊沒見到天池,卻欣賞到在「雲海」保線所沒看到的瑰麗雲海。清晨時站在山莊前廣場,除了看到猶如浪花翻湧的雲海外,在卡賀爾山和能高主峰的方向,還見到隨著氣流往上翻越山坳的雲瀑景觀,真是一大享受!。

草原風光 海拔三千公尺

 想要一睹天池風光,得從天池山莊出發,穿過比人高而且密不通風的高山箭竹林,沿著「之」字形小徑奮力向上爬喲!

 這段路是雨水沖刷而成的,碎石路面與邊坡落差很大,走來相當吃力。在箭竹林鑽了一個鐘頭,眼前終於豁然開朗,箭竹林變成及膝的箭竹草原,還有長得像耶誕樹的台灣冷杉,兩種植物構成的純粹風景,讓人駐足流連。不過秋冬正是高山地區的乾季,海拔三千公尺的淺湖,變成草原中的一塊凹地,實在令人抱憾。

 天池是攀登奇萊南峰跟南華山必經之地,四周都是箭竹草原,視野寬廣。雖然從天池山莊眺望南華山時,見到陽光照在山頭,但午後登頂途中,濃霧一陣陣由山下往上飄,氣溫也跟著陡降。因為大霧瀰漫,抵達三角點時,四周一片白茫茫,雖然沒能環顧群山,但是躺在草原上,徹底放鬆身心也是一種幸福!(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草嶺古道芒花季今起展開  賞芒健行正當時
絲綢之路南道(上)
放下顏面,以「真心」教導
回首來時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