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港人購物愈多愈滿足

專家警告:沉溺消費者或是潛在購物狂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1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綜合報道/昨天是「國際不消費日」(Buy Nothing Day),香港最新一項調查發現,近九成受訪者認為香港人過度消費;但三成人卻覺得自己「買得愈多,就愈滿足」;不足一成人在購物前,甚至「完全沒有」或「好少」考慮所買的東西是否有用。專家警告,沉溺消費的人,都是「潛在購物狂」。而香港環保組織「地球之友」憂慮,如果繼續這種「想買就去買」式的盲目消費,將加速耗費生態資源,並且產生大量的廢物。

地球之友與中文大學合作進行研究,於今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成功訪問一千零三十三名十五歲或以上人士(以家庭主婦為主),結果發現,86%受訪者認同香港人過度消費,經常購買沒有需要的物品;29%同意購物愈多愈滿足,當中有67%為女性;更有7.5%購物前「完全冇」或「好少」思考物件是否有用,其中也有逾60%是女性。

不過,整體上,受訪女性都較關注環保,支持綠色產品,也較願意購買「用完可以再補充的產品」,是理性的消費守護天使。

調查亦發現,學生(主要是中學生)也是愛消費一族,有五成人不認同自己是環保消費者,其中十五至十九歲的組別更有60%不認同或不知道自己是否環保消費者;相反,有十五歲以下子女的女性最認同自己是環保消費者,比率近60%。

學生是最不認同自己是環保消費群,對環保產品相對持負面評價。他們也是最常購買用完即棄產品的消費群。

香港媒體訪問了一名二十多歲的Angela,她說,四、五年前開始愛上購物及光顧美容院,試過一口氣買入八千元的療程。「我每次買完,出到門口就好愁。」購物癮令Angela非常苦惱,她數年下來的債項高達十二、三萬,於是她向社會服務機構求助,社工發現她不停購物其實是心理問題。據Angela說,她讀中學時暗戀一名男孩,當時全級同學都知道,但那位男孩子卻避開她,令她耿耿於懷,所以她不斷找機會把自己變得更漂亮。

地球之友引述臨床心理學家張大江博士指出,沉溺消費的人都是潛在的「購物狂」。他指女性較傾向以消費來滿足慾望,但警告過度消費只會在購物時引起一時興奮,無法滿足長期心理需要,最終倒可能影響情緒及引發個人財政危機。

所謂「購物狂」,又稱「強迫性消費者」,患者的特徵是經常想到購物、日常花很多時間購物、不開心時想購物、消費後卻感自責不安,以及購買很多沒需要的物件,導致家中物件堆積以及支出高於預算。

張大江博士又表示,「購物狂」的出現牽涉社會因素,激起人們購物慾的因素包括住家很接近商場,上下班都會經過;環境舒適、消費廣告滲入生活每個環節。

地球之友總幹事吳方笑薇呼籲,市民應理性消費,不要被商品牽鼻子走。她說,地球之友非常反對消費,對現時的消費文化深感憂慮。

地球之友研究員朱漢強說,當地球接近十億人吃不飽、穿不暖之際,香港去年可以每日倒掉三千公噸食物渣滓,每年扔掉至少六千四百公噸舊衣;當十七億人連清潔的飲用食水都欠奉,特區政府每年把二億點二立方米大陸賣給香港的東江水倒進大海。若果把白白浪費的食水分給上述視水為甘露的人,每人可得一百二十九公升的水。

聯合國早於一九九二年便指出,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威脅是過度消費和生產方式。吳方笑薇批評:「特區政府只是空口說提倡可持續發展,卻一直迴避過度消費的問題,對這一代和下一代的香港人都不負責任,也不道德。」

另外,對環保產品持正面態度者較五年前大幅提高,有52.8%的受訪者認同自己是環保消費者,較之前的調查(17.6%)增加了35%。即使香港經濟大不如前,仍有近40%受訪者表示不會因而少用環保產品(環保產品一般較普通產品貴)。

此外,72%的受訪者為了下一代的生活質素,願意多用環保產品。43%受訪者更認為環保產品在未來三年會愈加受歡迎。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記協音樂會突改網上舉行 陳朗昇:不想浪費大家努力
香港環保署指外賣壽司可用膠盒
香港城巴獲批引入20名外勞
人權報告:中共及港府持續鎮壓異見聲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