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對麻州教育改革的影響

標籤:

【大紀元12月18日訊】記者朱江報導/社會各界目前都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如何教育學生對全球化的意識﹐以及培養他們將來有準備地走入全球化的世界是教育界新的挑戰。為了引起社會各界﹐特別是政府和商界對麻州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視﹐普源教育培訓中心(Primary Source) 舉辦了題為「教育和國際經濟」的大會。會議邀請了教育界﹐政界和商業界的領導人士﹐以全球化的國際經濟為背景﹐研討如何促進的麻州的教育改革。

根據美國教育委員會的調查﹐美國學生對世界的了解貧瘠。例如﹐四分之一抽樣調查的學生不知道美國和亞洲之間的大洋是哪個﹐一半以上的學生不知道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而掌握另一種語言的學生比例更小。這表明﹐就美國目前學生對國際知識的了解程度是不能很好地讓他們在全球化的社會中有競爭優勢的。

來自商界的演講團成員認為﹐第三世界國家的科技和經濟在崛起﹐由于對方廉價的勞動力﹐世界上大部份製造業的工作轉移到這些地區。而且﹐由于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很多工作機會已不在美國﹐如果學生是雙語甚至多語的﹐他們能在世界其他地方如魚得水地發展事業。

教育界的代表認為﹐學生通過對其他國家的人文和語言的學習﹐能啟發他們對別人的友善和尊重。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全球化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而全球化不僅是商業的全球化﹐它應該是不同地區﹑文化之間互相合作﹐互相包容的結果。

政府官員則認為﹐美國公民各族裔的比例隨着新移民的進入正在大幅度的變化着。現在的移民家庭不再為了融入美國社會﹐放棄自己的文化傳統﹐而是一面積極地美國化﹐一面努力使自己在美國的下一代繼承他們的文化傳統和語言。美國民的每一種文化都是美國的一部份。教育政策也應該公平地體現出這一點。

商界代表﹐名將鄭成功後裔華人企業家鄭金蓮女士認為﹕中國人聰明能幹﹐他們為世界高科技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人要在國際上有地位和富足﹐團結是首要的﹐還要要培養國際觀﹐她說﹐“跟世界接軌不只是建一棟摩天大樓﹐而是價值觀念﹐做事的方式﹐以及對待人的方式。”

午餐後﹐近二百位與會專家分專題進行了圓桌會談﹐為麻州教育界迎合全球化挑戰的改革獻策獻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Stop & Shop將關閉低效益分店
3000英尺水上木板路 麻州新景點獲讚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年度公演 喜見盛況
波士頓大陳同鄉會慶40週年 百人歡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