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火國際紙藝術節」點亮冬至慶典熱情

標籤:

【大紀元12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康俐雯╱台北報導  當紙藝術遇到節慶,將會創造出多麼燦爛的新傳統火花!樹火紀念紙博物館以「冬至慶典」為主題,邀請藝術家李朝倉、溫曉梅、施竣雄與蜜雪兒‧柏恩(MichelleBerne)共同參與「二○○三樹火國際紙藝術節」創作計畫。

十二月二十一日冬至前夕,藝術家們不但要展現連續四個月與民眾共同創作的作品「把紙博變成一個大燈籠」,蜜雪兒更特別為台灣量身訂作了兩個高約三公尺的大型紙太陽巨偶,屆時將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一同去遊街。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長期推動紙藝術創作,每兩年會推出大型的紙藝術活動,將紙與各種主題結合,如兩年前的「紙與光」或今年的「紙與節慶」等,「二○○三樹火國際紙藝術節」涵括慶典與特展兩大部分。特展方面,紙博表示,長達一年的策劃期中,鎖定在「冬至」這個節慶,將紙博變成一個大燈籠的主作品。

四個月前開始邀請博物館附近民眾,或參觀遊客加入創作行列,將個人到紙博製作的紙張留貼在牆面或樓梯間。明天「點一盞紙燈慶祝」特展將正式登場,民眾會驚訝於整個紙博竟然在藝術家李朝倉的竹片和參觀者的手造紙共同創作下,變成了一個大燈籠。而多年從事劇場舞台與活動場域設計的溫曉梅,更以「聚一條光的河流」將紙博這個大燈籠點亮。

 展露光亮的「燈籠」原本就是慶典活動中凝聚目光、放射光芒的要角,而台灣傳統節慶中吸引人潮、鼓動氣氛的紙獅頭更是如此,這次展覽中特別展出台灣知名傳統紙獅頭製作師傅施竣雄的紙獅作品,也象徵著鎮守與消厄的傳統意涵。

 整個展覽隱含著「光」的凝聚與放射,而由中國技術學院學生共同創作的「光之樹--里的公共藝術」,則不僅呼應了這個元素,更是傳達認識紙博所在鄰里的公共藝術創作。

 遊街的冬至慶典活動,則邀請來自美國慶典藝術經驗豐富的藝術家Michelle Berne,為台灣以「太陽」為主題量身訂做兩個高約三公尺的大型紙太陽巨偶,以明亮活潑的火紅、橙、黃,創造出巨偶傳達「太陽」與「火」的視覺精神,蜜雪兒相信這三種顏色將能給予參與活動的民眾豐富的活力和喜悅。

 值得一提的是,此藝術節所有的創作媒材皆為低污染媒材,讓活動後留下的遺跡在考古學家與人類學家還未發現前就已分解,不造成地球的負擔。

此外,為了讓大家在21日遊街活動時有個創意獨特的面具裝扮,紙博20日下午三點半與明天上午十點將加開二場節慶面具製作課程,民眾可現場報名學習製作面具,明日下午一同去遊街。洽詢電話:(02)2507-5539轉13-15。(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未授權新書 周迅:自己老時才會出書
「橫越大道」藝術圖片音響展覽開幕
繽紛絢麗 純正藝術之璀璨薈萃
中華國劇社洛城一月十一日公演「玉堂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