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洲大律師考拉利的故事和新年祝願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1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華報道/在2003年即將過去,2004年即將來臨之際,來自澳洲堪培拉的首都高等法院律師考拉利先生(Mr. Bernard Collaery)也因爲他義務幫助過的一位華人朋友的難民申請有了積極的結果而十分高興。他說,他為澳洲將接納這樣一位寧願放棄一切而不願違背自己良心的中國朋友而感到高興。他說他和中國人的友誼有逾半個世紀的歷史,並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華人能爲自己的心而活。

兒時的華人朋友

考拉利先生說,他的童年時代是在紐省臥龍崗(Woolongong)的一個農場上度過的。那裏有一家開汽車公司的姓“Dion”的華人,其家族在當地已住了近100年。“我的父親二戰中在戰場上犧牲了。那家中國人對失去父親的我和我兄弟十分照顧,除了每天接送我們上學,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外,還常邀請我們去他們家吃飯。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解華人的生活,而與我同一代的很多人是到了悉尼等大城市後才知道筷子長什麽樣子。”

考拉利先生說,“當我還小的時候,就發現雖然希臘人的餐館很多,但是中國人的餐館卻是每個鄉村每個城市都有的。澳洲與中國人有著長久的情感聯係。”

對父親的記憶

“我在紐省臥龍崗的一個工人家庭中長大,從來沒有見過我的父親。後來才知道他是在二戰中反擊納粹的戰役中犧牲了。我常想象父親是什麽樣子。我記得我上第一堂課的時候,發現班里有8個孩子是和我一樣沒有父親的,他們的父親都是在二戰中陣亡的。我曾借母親的圖書證,翻遍了所有我能找到的有關戰爭的書籍。”他說,“大學法律係畢業前,我加入了一個反恐怖主義與腐敗的組織。”

對澳中人權對話方式的憂慮

由於父親在反納粹的戰爭中犧牲以及與生俱來的正義感,使得考拉利先生從青年時代起就致力於爭取民主人權的鬥爭;而自幼對東方文化的熱愛,又使得他對於中國的人權與民主狀況一直十分關注。對於中澳兩國數年來“談而無效”的人權對話方式,考拉利先生表示十分憂慮。

“最近,在對中國的人權狀況回顧中,澳洲政府派代表去北京,結果一無所獲。”他說,“作爲一個澳洲人,一想到這些,我心裏就不舒服,”澳洲的閉門對話政策,使得“中國不會把澳洲政府的話當一回事,它可能會聽瑞典、挪威、丹麥等國的批評意見,但卻不會聽澳洲的。”

他說,澳洲在與中國打交道的時候,出於經濟上的考慮將貿易關係放在人權關注之上,但殊不知,這是一種短視的做法。促進中國人權狀況的改善,其實才真正有利於澳洲經濟的長遠發展。他說,“一個穩定、民主和繁榮的中國對澳洲來説比一個被獨裁者統治的中國要好。一個被獨裁的中國很可能是不穩定的。”

“澳洲人對受迫害者的同情是發自内心的”

考拉利先生說,談到中國的人權,就不可能迴避法輪功問題。他說:“據我所知,澳洲普通民衆當了解到法輪功學員受到迫害的真實情況後都深表同情,這種同情是發自内心的,真實而有理性。法輪功學員應該繼續以他們謙虛和平的方式傳遞他們的訊息和非政治訴求。”

考拉利先生說,作爲一個律師,多年來他早已養成了站在客觀角度看問題的習慣,對於法輪功的認識,他發現與法輪功學員接觸越多,就越清楚地明白中國大陸正在發生的真實情況。“從我在國際上工作的背景和人權角度來説,我認爲法輪大法是現代中國社會的一個典範。任何相信人權和公民自由的人都會同情和理解在中國受到鎮壓的法輪大法學員。我為所有受難者感到悲傷。”

他說,作爲一個曾任首都首席執行大法官的律師,他建議法輪功學員中有能力的也要爭取走進國會成爲議員,或成爲國會議員的朋友。他還表示對大紀元時報能堅持秉承公正、客觀報道法輪功及其他人權問題的做法十分欣賞。

澳洲情報局掌握所有資料

考拉利先生說,作爲一個澳洲律師,他認爲駐澳中國領事館所從事的活動“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受歡迎的,而且違反澳洲對他們活動的協定。”他說,中領館“過於自信,而且超越他們被允許做的界限。”他說,“我肯定澳大利亞情報服務機構擁有所有關資料。因爲所有的情報其實都會經過澳洲政府部門的篩選。”他希望所有人、包括中國駐澳洲使領館人員、不是法輪功學員但是受到中國領事館壓力的、在中國也有朋友煉法輪功的中國人都要清楚地知道這一點。

大律師的新年祝願

考拉利先生說,多年的工作經歷,使他對共產黨政府的手段十分熟悉,也很理解華人在壓力下生活的不易。他祝願華人在新的一年里,能真正為自己的心而活。他最後表示,“我祝願大紀元時報的讀者有一個平和安寧的2004年。“4”在中國文化中是個“滑稽(funny)”的數字。所以我要特別告訴所有的中國朋友,多花時間陪陪家人,盡可能照顧好家人和朋友,此外,不要忘記將大紀元時報推薦給親朋好友。因爲我相信大紀元的全體員工做得棒極了,他們幹得越好,對世界越有益。”

Bernard Collaery個人簡介

Bernard CollaeryLL.B. (Syd),現任紐省高級法院、首都高級法院律師、澳洲高級法院、昆士蘭和西澳高級法院 律師及北愛爾蘭高級司法院律師,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沖突解決中心咨詢委員會成員、首都傷殘運動聯合會成員、澳洲天主教移民、難民顧問理事會成員、澳洲難民委員會成員、Winnunga Nimmunga Nimmityjah土著健康服務榮譽律師及國家腦損傷基金會榮譽律師。

Bernard Collaery先生曾于多級司法法院就職,并擔任許多要案的辯護律師,包括皇家坎培拉醫院爆炸案、澳洲皇家海軍失火案、空軍F111戰斗机在中國南海墜毀案等。他是民權及惡性刑事案件審判的倡導者。他曾廣泛告誡專業人士在受理私營企業案件時要本著誠信的原則,并特別提到風險管理。Collaery在國際法和人權法領域注重与外國政府和國際机构密切合作。

在個人傷害案領域Collaery主要側重于醫務瀆職訴訟,他曾成功地審理過Ren v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 Anor案,為一位因缺氧造成腦損傷的嬰儿爭取到了將近600万元地賠償,此案的結果并被作為審理類似案件的先例。

Bernard Collaery先生1969年悉尼大學法學學士畢業,1982年任聯邦政府難民身份決策委員會主席、1989-1991年任首都領地代理部長及首席檢察官、首都領地立法會政府商業領袖;1990/1991 年為國家罪行權威机构成員;1995年9月至今為緬甸民主主義國家党法律顧問、1999年至今任東帝汶總統法律顧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家輝 關詠荷澳洲結婚 机場輕吻盡顯甜蜜
澳洲研究指出打鼾與心臟病關聯性
澳洲設新單位查緝與色情相關的人口走私活動
【專訪】對澳洲華人的遠慮與近憂(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