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故事:1)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善巧方便度眾生 2)良苦用心阻惡行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12月25日訊】

聯接收聽

1)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善巧方便度眾生:佛陀的比丘弟子中,有神通的弟子非常多,而目犍連被推為神通第一。目犍連尊者,非但不會給有魔力的弊魔所害,就是美色也動搖不了他的心。
  
有一次,目犍連在托缽歸來的途中,經過一座園林,園林中有一位中年的女子在等著他。這個女子,雖然已有三十多歲,但年齡掩飾不了她的美麗。她嬌媚的眼珠,輕盈的體態,很能吸引一般男子的心。她見到目犍連走近她身旁的時候,就站起來微笑著向目犍連說道:“尊者!你忙著到哪里去?你有時間和我談談嗎?”

目犍連停下腳步,注意一看,這不但看清楚了她的面貌,而且也看透了她的心,她的心中有什么企圖,目犍連完全知道。

目犍連尊者不動聲色,但很威嚴的說道:

“可怜的女子!你的身體已經污穢不堪,現在拿了很少的金錢,又昧著良心,听信外道的指使,想在我的面前有非法的企圖!”

女子一听大惊,囁嚅著說道:

“尊者!你……你怎么說這樣的話?”

目犍連像不動的高山,庄嚴的教訓道:

“你不要隱藏你的罪惡,你的來意是什么,我一見到你就知道。你迷于虛幻的美色,美色又助長你造罪的机會,好比老象沉溺于污泥,越陷越深!”

“尊者!你既然知道我的來意,我也曉得瞞不過你。我早听說你是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弟子,我不信你不會被美色打敗。現在,我已知道我是一個罪業深重的人,我也想向善,無奈世間上的一切,叫人太灰心。我想我是一個不能得到救度的人,我有不堪的過去,我將來一定會被可怕的因果所纏。”她說到最后几句,眼淚都流下來。

目犍連尊者安慰她道:

“你不要難過,更不要灰心失望,不管過去的罪業如何深重,只要肯忏悔前愆,是沒有不可救的。”

目犍連的話,使她非常歡喜,她的眼中充滿了希望的光彩。她對目犍連說道:“尊者!我的過去實在是太罪惡了。”

目犍連安慰她道:“蓮華色!你不要這么傷心,明白過去現在未來的人,知道這些因果輪回的事相,實在說,人生就是業力輪報。”

蓮花色敘說了她的過去。  

目犍連听完了蓮花色坦白的敘述以后,一點也沒有輕視她的念頭,反而此刻看到蓮華色的心很真、很善、很美。他用慈和的口气,走向蓮華色說道:“蓮華色!你的身世的确是一段可怕的因緣,但能依著佛陀的教示而行,這樣的因緣會有結束的時候。你現在就跟我去見佛陀吧!”

2)良苦用心阻惡行:許遜(許真君)為晉代著名道士。字敬之,南昌人。他銳意修道的起因緣于他少年時的一段故事。許遜少年時曾入山射鹿,鹿胎墮地,母鹿不顧自己的箭傷,折回頭來傷心地舔其子而死。許遜悵然感悟,遂折弓棄箭。据說他曾拜諶母為師,道法高妙,豫章各地多有許遜斗蛟斬蛇、為民除害的神奇故事。孝武宁康二年,許遜已一百三十六歲,八月初一,有仙人自天而降,說:“奉玉皇詔,授子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八月十五,全家四十二口,同一日拔宅升天,雞犬隨之。后被尊為淨明道派祖師。許遜八十歲時,容貌依然如三、四十歲的青壯年,遠近無不贊其道行之高。修行愈久,他對塵世的百姓愈加慈憫仁愛。

晉明帝太宁二年(324),王敦起兵反叛東晉朝廷。許遜不忍心見到黎民百姓受戰火的躪蹂,所以當王敦兵到慈湖地方時,就約了吳猛、郭璞(也是得道之人)假裝為算卦之人,一起去拜見王敦,試圖阻止他的軍事行動。

這天夜間,王敦恰好做了一個夢,夢到一木上破青天,認為這是吉兆,有“擎天柱”的意思,一定成功有望,因此,他覺得自己有接受晉室禪讓帝位的福分。第二天清晨,當他見到有三位算卦之人臨門時,竟喜不自胜地忙請入圓夢。

許遜听完王敦講述的夢境后,就嚴肅地說:“將軍,此夢非吉啊!”吳猛接口而言道:“木上破天,是”未“字,預示無成,不可妄動。”他眼珠一轉,又直接打破這位將軍的夢想,“晉明帝的气數未盡啊!”

王敦一肚子气,卻不便發作。于是又命郭璞占卦,不料,打出的卦竟是“無成”二字!這不明擺著說,這場戰斗必敗無成嗎?這王敦還是忍著沒發作,又問自己壽命如何?

郭璞說:“若不休兵,繼續起事,大禍將至。若兵往武昌,壽命則不可測!”

終于,王敦認為他們是有意來戲弄他,再也忍不住那滿腔的怒气,气急敗坏地喝令武土先將郭璞推出去斬首。

許遜等人見這位王敦將軍不听勸導,一意孤行,呆在這里也無濟無事,遂擲杯于空,奇怪得很,那酒杯竟繞梁盤旋飛舞。就在王敦惊疑地舉目看杯時,三位仙家早已隱身而去。

人在迷中,難以知道事物的本質,因此,當有明白人為你點醒時,千万別未加思索就一口回絕,更別作出象王敦一樣的惡行,置勸告之人于死地。俗話說,听人勸,得一半。知道事物的真相應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神仙故事:誠心敬道感仙人
神仙故事:齊映
神仙故事: 馬自然
神仙故事:1)麒麟客 2)陽翁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