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A年終特稿:香港經濟坎坷歷程

標籤:

【大紀元12月2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惠玲香港報導)香港的經濟在二零零三年受到薩斯病的打擊,一度陷入谷底。薩斯病是自亞洲金融風暴以來香港面臨的最大的挑戰。不過,薩斯病疫情過後,香港經濟開始逐步復甦。

*薩斯猖狂襲擊 經濟陷入谷底*

二零零三年,香港在薩斯疫症的衝擊下,原本略有起色的經濟再次陷入谷底,尤其旅遊、零售、飲食等行業受的打擊最大。本地生產總值由二零零三年第一季錄得穩健的百分之4.5的增長後,大幅放緩至第二季出現百分之0.5的跌幅。

銀行公會主席柯清輝更形容這是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大的挑戰。他說:“這肯定是亞洲金融風暴以來香港銀行業,不單隻香港銀行業,整個香港的經濟面對最大的挑戰,因為這是一個信心的問題。”

浸會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胡敦靄說,雖然香港的經濟受到薩斯嚴重打擊,但已經比預期中好。他說:“香港第二季度經濟增長雖然負數,但已比預料之中好,其實是得益於外向型經濟的帶動,出口的增長,這些都是外向型的因素。”

*薩斯過後 經濟強勁反彈*

而在六月,薩斯疫潮過後,香港的經濟在第三季強勁反彈。本地生產總值於二零零三年第三季上升百分之四,扭轉了第二季百分之0.5的跌幅。其中旅遊業的恢復最顯著,中國內地在七月底開始逐步放寬個人遊之後,訪港的內地旅客急升,服務輸出更由第二季下跌百分之13.9,掉頭回升到第三季的增長百分之6.9。

政府經濟顧問鄧廣堯預期第四季經濟增長會有百分之四,全年可以達到百分之三的增長。他說:“出口強勁的回升加快、失業率的下降和內部消費的增長勢頭等,也包括旅遊業。我相信第四季的預測以及全年的整體平均預測應不難達到。”

*公司多滿意商業環境不滿政府表現*

香港總商會每年一度的商業前景調查顯示,企業對香港經濟前景的信心已經顯著反彈,在303間受訪公司中,超過六成受訪公司都說滿意香港的商業環境,數字比去年倍增。不過有七成六的被訪公司都表示不滿意特區政府的表現,主要是不滿意政府的行政和經濟規劃,滿意的只有兩成一。他們認為港府必須制定周祥而連貫的節流方案,維持香港的競爭力。

*仍有問題堪憂*

總商會總裁翁以登說,香港的經濟仍然有不明朗因素。他說:“雖然復甦的速度很快,但到底能否持續,而中港更緊密經貿關係雖然是正面影響,但究竟有多大幅度。然後是財赤問題,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立法會議員呂志華表示,自由行和股票市場上升可以增加市民的消費信心,不過他仍然擔心市民消費會較審慎,甚至偏向儲蓄,而不肯花錢。另一名立法會議員單仲偕就認為,香港一些基本問題,例如負資產和失業率高企都會影響市場氣氛,如果這些基本問題未能解決,都會影響長遠的經濟發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恆生經濟月報指自由行效益或不及預期
香港人對政府信心再創新低
國泰航空將自十二月起恢復營運香港北京航線
評級機構指港府削減財赤力度不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