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靈: 告別GDP崇拜 中國開始醒悟(一)

湘靈

標籤:

【大紀元12月30日訊】GDP神話,几乎曾使每一中國媒體都著魔似地宣傳。從1978年的3,624億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398億元,按可比价格計算,年均增長 9.4%。按2000年价格計算,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35万億元,年均增長7.2%,……凡能讀報的中國人都可以從GDP增長中感受到中國經濟如吹气球般地脹大。更重要的是,GDP神話還是中國政府引進外資的主要資本。

但讓世界吃惊的是:上個月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決定:2004年將做第一次全國性經濟普查,改進中國GDP核算和數据發布制度,逐步采用國際通用辦法,确保數据的權威性,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這是國務院會議陳述理由時的“自訴”。

中國傳媒自然再次表現了對政府權威的高度敬畏与崇拜,頃刻間贊揚之聲四起,如“這是中國從只重經濟增長數量的發展觀”,轉向“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觀的一個信號”之類。

為什么中國政府這次要放出“放棄GDP增長崇拜”這個大气球呢?這不等于自家放棄了一直夸口的資本么?

維持“國際形象”頗有經驗的中國政府作此決定,自然經過全盤利害考量。

中國經濟其實千瘡百孔,金融、財政、社會保險這几只社會經濟的“大盤子”都有問題。

前几年中國出了個靠吹牛皮往上爬的縣委書記張二江,一個2人的鄉村理發店硬被張二江報出每年產值50万。最近開庭審判的安徽省副省長王怀忠,就曾將該省的GDP增長定為年增長22%,比中央政府定的8%還要高出14個百分點──据說這還是安徽省計委与王怀忠反复“討价還价”之后達成的“保守增長率”,按王怀忠的想法,安徽省GDP增長應該定成28%才算合理。安徽如此,其他省份的GDP增長率之水份,自然可想而知。即使牛皮沒那么大,大概也就在伯仲之間。

也正因清楚自家真實家底,在美國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之后,中國政府只好無奈自承國內經濟有些問題,而人民幣升值將會導致中國經濟發生嚴重困難,而中國一旦發生困難,對世界穩定都沒好處。如此這般“帶淚”的說辭,將美國代表糊弄走了事。

上述原因使中國政府認識到,吹牛固然有大大的好處,比如吸引大量外資來華。但有時也要付出代价,比如國際社會減少經濟援助等。于是适時對GDP神話降溫,為的是今后在國際經濟援助方面得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好處。而這些從別國得來的好處,又被中國轉手將其中一部分送給了非洲小國,換得非洲小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投票支持,比如今年12月10日,人權狀況極為糟糕的中國,卻居然得到了聯合國人權組織頒發給鄧小平儿子鄧朴方的人權獎,真讓可怜的中國人民再次大跌眼鏡。

專制者胸前挂上人權獎勛章,完全是“金彈外交”的結果。中國政府極為靈活的机會主義外交政策大見成效,自然更懂得“在富國面前裝窮,在窮國面前扮闊” 的雙重好處,反正現在全世界的游資無處可去,正在涌往中國,雖然也有人在投資失敗后開始醒悟受騙上當,但新涌進去的投資者在數量上總是遠遠多于退出者,所以中國政府适當地表現一下“誠信”,聲稱告別GDP神話,并不會影響外資在短期內的繼續涌入。

更重要的是還有一個不能明說的“政治小九九”:按照前總書記江澤民總結的“十三年光輝成就”來看待“第四代領導人”接手的攤子,將來這筆爛帳又如何算得清楚?既然不能自承多年來在GDP數据上造假,于是干脆放棄GDP神話,趁剛接班之際,從社會福利、環境生態等方面入手,指出中國目前存在的問題,多少算是盤了一次“接班”時的家底,以便為將來算政治帳時預留退步。

(下篇將分析僅以GDP增長指標考量中國經濟引起的諸多問題,尤其是對社會福利的消極影響。)(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湘靈﹕允許放縱墮落 不允許討論民主?
湘靈:中國的國際觀念與外交政策之間危險的背離
湘靈:失去土地的農民向何處去?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