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致力消弭戰爭不遺餘力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月25日訊】(中央社記者方沛清梵蒂岡特稿)伊拉克危機是目前全世界的焦點,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過去兩週內分別接見了伊拉克副總統阿濟茲、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和英國首相布萊爾等人,並且派遣教宗特使前往伊拉克會接海珊,為消弭戰爭不斷作出各種呼籲和外交努力,事實上過去四十年教廷一直在為避免戰爭而作出各種努力。

四十多年前,全球仍處於東西冷戰時期,全世界曾因古巴危機局勢極為緊張。為了避免美國與前蘇聯間的核子危機,當時的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曾振臂高呼,頒布「和平於世」的通諭,呼籲避免戰爭。

這道通諭令局勢有了重大轉變,教會當時的態度非常強硬。因為,教宗若望保祿二十三世親自本著人道的理由向爭執的雙方寄發電函,要求他們聆聽人民的聲音。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當時的舉動對教會而言也是一項突破,並且引來批評。

接著,教宗保祿六世一九六五年十月在聯合國發表演講時強調,希望世界永遠不要再有戰爭。保祿六世是第一位受邀前往聯合國演講的教宗,由他的談話可以了解,教會對於聯合國期望有多大。同時也是教廷第一次透過國際組織表達希望世界和平的期望,一直到今天,教廷在聯合國的立場也不曾動搖。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擔任天主教精神領袖已有二十五年,過去二十五年他為謀求世界和平而舉行了許多活動。他沒有把共產主義垮台歸功於自己或是教會,但是一般相信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那一段時期是有一定的影響力。

從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和平於世」通諭,避免古巴危機,到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今天苦口婆心地向國際社會呼籲和平的訊息,解決伊拉克危機。分析家指出,教廷對於和平的基調沒有改變,但是方法則更加靈活了。

如同,教廷國務卿索達諾樞機曾經說過,教廷不是和平主義者,而是締造和平者。分析家指出,教會經過四十年漫長的歲月後,已經能用不同的眼光看事物。一九六三年時,曾有人指責當時的教宗若望二十三世過份重視和平的課題,改變了福音。四十年後的今天,教會和教友則更明白福音對和平的要求。

索達諾樞機就說,教會不是和平主義者,不是理論性的和平主義者,而是一個締造和平的教會。(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駐日大使:美及盟友齊心對待中國出口問題
中共西班牙合資建廠 分化歐盟用意明顯
紀念六四 回顧外媒攝影師拍攝坦克人驚險過程
房地產商華南城違約 國有股東遭債權人起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