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訪】WHO傳染病中心負責人談肺炎病毒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0日訊】大紀元记者吴雪儿日内瓦报道/最近爆發了全球性肺炎恐慌,世界衛生組織(英文簡稱WHO)稱這種病例為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徵(非典型肺炎,英文簡稱SARS),目前已有十個國家先後出現了病例,現在仍未能確認出引起SARS的病毒,也沒有針對治療的藥,一時引起了人心惶惶。為了對SARS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大紀元記者專程來到瑞士日內瓦,WHO總部傳染病中心,訪問了他們的執行總裁DAVID HEYMANN。



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

被问及有关SARS的最新研究,HEYMANN说,现在有九個國家的十一間實驗室正日以繼夜地檢驗,確定SARS的病原。德國和香港的實驗室在三月十九日已確認出一些病毒粒子,這些病毒的粒子就像影子,又像你看到影子一樣,但看不到它的真面目或細緻,但嘗試給它一個名字。

WHO估計这种发现的病毒是属于PARAMYXOVIRIDAE(副黏液病毒)的品种,但現階段仍要在實驗室進一步研究,確定到底是哪一種。

HEYMANN認為,現時的發現是一個重要線索,不過,實驗室的工作必須要繼續進行,以決定病原。所以實驗室的工作仍在24小時進行,嘗試確定此病毒是不是病原,以及確定是否由其它病毒引起。

相信目前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研究,最起碼要在找出一個診斷的方法將指日可待,到時可以使用新的診斷方法去確定其他病例是否由相同的病毒引起。

WHO現在未能確定這種病毒屬於PARAMYXOVIRIDAE家族的已知品種還是家族中的新品種,已知道的是這種病毒和PARAMYXOVIRIDAE家族中的成員:在澳洲發現的HENDRA病毒和馬來西亞的NIPAH病毒,有著相似的病徵。



在患病的马只发现的HENDRA病毒



一九九九年,泰国布吉猪只爆发NIPAH病毒,科学家正在检查患病的死猪。

HENDRA和NIPAH病毒均由動物傳播,HENDRA病毒由馬隻傳播,NIPAH則由豬隻傳播。
======================

*附1﹕非典型性肺炎最新情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9日公佈的數字,非典型性肺炎在全球12國已經導致至少10人死亡,264人感染。在美國發現疑似11例非典型性肺炎病例。加拿大8起﹐已有兩人死亡。新加坡31起病例﹐越南56起﹐台灣3起。除了新加坡﹑越南﹑香港﹐其它地區據稱疫情都已經得到控制。

香港感染肺炎的人數仍在上昇﹐20日已經增加至165人,比19日增加了20人。另外,死亡人數也增加1人至6人。肺炎的蔓延對香港的旅遊和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

據中國官方數據﹐大陸在上月爆發非典型性肺炎已導致300多人感染﹐5人死亡﹐當局多次宣佈「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國際先驅論壇報》20日刊登記者發自北京的報導說,就在中國當局宣佈致命的非典型肺炎「已得到有效控制」的時候,有報導稱,一家北京軍隊醫院此前曾接觸過類似有關病案。此事顯示中國政府對急於找到治療辦法的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沒有說實話。報導說,一對夫婦本月因患非典型性肺炎在這家北京軍隊醫院死亡,而為患者進行治療的醫生和護士也出現感染此病的症狀。

*附2﹕小知識–非典型肺炎簡介及預防

  非典型肺炎,英文簡稱SARS,意思是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由病毒或其他細菌引起。至於典型肺炎﹐在醫界通稱為「細菌性肺炎」,病原以肺炎球菌居多。

*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的症狀和典型肺炎不同,特別是前者病患比較不會呼吸急促,而且較少高燒,較少有濃痰,且少有肋膜積水。台北衛生署則表示,典型肺炎患者會發燒、畏寒、咳嗽帶痰、胸痛,而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症狀是乾咳、肌肉痛、發燒,較少胸痛與畏寒。

  不過,兩者的傳染途徑都是飛沫傳染,病人咳嗽或打噴嚏,飛沫會在空氣中散佈,另一人口鼻吸入後可能感染。此外,病人用手接觸口鼻後,若與他人握手,對方再用手接觸口鼻,也可能造成傳染,所以戴口罩、常洗手、少到擁擠公共場所,都是預防感染的方法。

  非典型肺炎其實天天都在醫院發生,但最近發現的非典型肺炎,醫界懷疑,極可能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出現變異種,因為所有人都沒有抗體,才會出現大批感染,而且症狀嚴重。

*副黏液病毒

  根據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引起這次非典型肺炎(SARS)的主要病原為「副黏液病毒群」(Paramyxoviridae)。副黏液病毒是一種常見於人體呼吸道的病毒,一般經由飛沬傳染,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受襲。

  據自由時報報導﹐傳統的副黏液病毒家族極大,是一種「科」別,目前還難確知SARS致病原是哪一「屬」或「種」。衛生署指出,在此病毒群下,有十種以上病毒,包括四種副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亨得拉病毒、立百病毒、仙台病毒等。但以此次病患的致病原遲遲無法確知看來,SARS病毒很可能是變異種類。

  傳統的副黏液病毒是經由飛沬傳染,一定是與病患近距離接觸才會感染。副黏液病毒的潛伏期通常很短,患者感染後在三天內就可能發病,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包括髮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等,嚴重時患者還會出現氣喘、呼吸困難等症狀,進而引發肺炎。

  萬一是新的副黏液病毒,所有的人都沒有抵抗力,一公尺以內的飛沫傳播就可能造成感染﹐而因體內缺乏抗體,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呼吸道傷害或死亡。但目前還不確定是新的變種病毒。

  醫界對治療病毒性肺炎還沒有特效藥,目前主要是以Ribavirin藥物治療,但治療效果仍有限。

*預防措施

  由於呼吸道疾病都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咳嗽、隨地吐痰都能傳染病菌,所以儘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或長時間呆在密閉的空間內﹐另外戴口罩、常洗手也是預防感染的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16日向全球醫院發出預防非典型肺炎傳播的指引,指出醫院應安排患者在有獨立抽風系統,或附有獨立浴室設備的獨立房間接受治療,任何進入受感染醫院病房的醫護人員、學生、訪客,也應戴上 N95 型口罩(世衛指該型號口罩的預防功能,較一般手術用口罩為佳)。另外,與患者接觸後要儘快洗手,以防病菌散播。◇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非典型肺炎源頭病人疑在酒店感染
廣東神秘肺炎高峰已過公眾恐慌減輕
香港發現非典型肺炎病原
科學家追查非典型肺炎病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