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欄】傅國湧:青天一去兮不復返

傅國湧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7日訊】2003年3月5日,是朱鎔基謝幕的日子,3月6日,《南方周末》打破常規以全部24個整版的篇幅,報道了朱鎔基的悲慘身世、求學之路、宦海生涯等,並給了他過高的敬意、過高的評價,稱之爲“一代英雄”。從根本上說,朱鎔基沒有走出傳統型的“賢相”模式,至多不過是個清官,類似于包拯、海瑞,和“當官不爲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七品芝麻官。在他身上,我們看不到一絲一毫現代人格的閃光,感受不到一個重大轉型時代一個政治家追求現代文明的理想。他帶有強烈個性特徵的施政作風,使他在同時代的其他技術官僚中如同鶴立雞群,他富有民本色彩的個人魅力傾倒了從來就對明主青天感恩戴德、頂禮膜拜的中國人,一個沒有走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老大民族,有著根深蒂固的青天情結,從來就只會把希望寄託在某個人身上,時刻祈盼著救世主的降臨。

當五年前朱鎔基初登總理之位,發表“萬丈深淵”和“地雷陣”的豪言壯語時,那麽慷慨激昂,多少人曾對他寄予巨大的希望,以爲他會帶中國走上健康的文明之路,以爲他有道義的擔當,能與權勢集團抗衡,在無情的事實面前,這些幻想之花迅速凋謝了。過去的五年,或許他也想有所作爲,他也有治國富民的抱負,但他推行的改革都局限在經濟領域,充其量只是16世紀張居正式的改革者,或者19世紀張之洞、李鴻章式的洋務派,他推動中國加入WTO,爲中國經濟與國際接軌掃清了障礙。在現存制度的框架內,這一切都值得肯定。但歷史也永遠不會忘記——他在2000年臺灣總統大選前夕那番聲色俱厲的恐嚇,忘不了2001年春天江西芳林村小學爆炸後他的言不由衷……身爲一國總理,二人之下,十三億人之上,他依然是那麽無奈。制度的缺陷自然不應該由他一個人來承擔責任,但身爲政府首腦,他無疑要承擔起應有的責任。退隱只是傳統中國的選擇,是一種逃避。當過二十年右派的朱鎔基難道不知道中國的癥結所在?他知道,但他無奈。他只有選擇離去,以顯示自身的高潔。在腐敗透頂的官場中,他公開以清官自許,表達了不與貪官污吏同流合污的決心,也因此贏得了千萬國人的心。

中國人是很容易滿足的,幾千年來日思夜想有一個好皇帝,退而求其次也要有一個好清官。1949年後,周恩來曾滿足了國人的這一心願。1998年,朱鎔基也給了國人類似的安慰。難怪在他謝幕之時,象徵著良知和正義的《南方周末》還要如此隆重地爲他送行。現在來爲朱鎔基蓋棺定論還爲時過早,我們可以說他是一個有才幹的人,一個真誠的人,一個充滿平民情懷的大官,但在他的宦海生涯中沒有爲推進中國的民主政治,改善中國的人權狀況做過什麽值得一提的事,恐怕是不爭的事實,至少目前還沒有聽說過。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哀,也是整個時代的悲哀。畢竟,僅有青天是不夠的,什麽樣的明君聖主、青天老爺也不會帶給我們真正的文明、真正的幸福。青天一去兮不復返,只有走出了青天情結的民族,才有資格享受人的生活,否則什麽樣的人均GDP也不會帶給我們尊嚴和自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溫家寶將出席政協經濟界委員座談
任不寐:朱鎔基現象与改革時代的終結
朱鎔基批奢侈浪費之風嚴重
報導指朱鎔基將會全面退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