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論戰後美國經濟走向

標籤:

【大紀元4月1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4月16日報導) 伊拉克戰爭一直是困擾美國經濟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戰爭結束了,美國經濟的增長前景如何?專家們對此有不同說法。

*太陽終於又開始照耀美國經濟了*

美國經濟從2001年的衰退中走出來之後,一直步履維艱。戰爭的風雲一度使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很有可能出現二次衰退。現在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出人意外地順利結束,人們有理由期望戰爭勝利之後美國經濟將會出現強勁的增長。

曾經擔任過[美聯儲]高級經濟師的凱文﹒哈塞特說:“我認為,太陽終於又開始照耀到美國經濟了。到六月或七月份,這個情況就會更加明顯。有意思的是,第一季度的數據可能不會太好。媒體報導的數據不好是因為數據反映的都是過去的情況,新的情況要要過兩個月才會反映出來。”

哈塞特現在是美國智囊機構[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他表示,戰爭結束,能源價格大幅度回落,這對石油產品來說就等於是稅率降低。另外[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具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幾年前的經濟泡沫破裂的影響將逐漸消失。哈塞特說,各種因素加在一起來看,美國經濟將會更加強勁。

*經濟站穩腳跟還需時日*

從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象哈塞特這樣對經濟前景相當樂觀的經濟學家並不是很多。不少人人認為,戰爭結束消除了一個重要的不確定因素。但是經濟自身的問題和信心的恢復還需要時間。美國著名的財經網站[Economy.Com]的總經濟師馬克﹒讚迪表示,戰爭順利結束使出現二次經濟衰退的可能迅速消退,經濟會逐步穩定下來,到第四季度經濟增長率會達到百分之三左右。但在此之前,還會有波動。

著名經濟學家馬克﹒讚迪說:百分之三是“對今年年底經濟增長的合理期望。我認為,經濟要站穩腳跟還需要一些時間。公司、投資人以及消費者這幾年,特別是最近這幾個月,經歷了太多的事情。大家總體的心理狀況可以說是相當脆弱。人們對經濟的信心恢復,公司要敢於花錢,大刀闊斧地擴大生意,還需要一些時間,或許需要一些運氣。”

*經濟數據展示矛盾畫面*

最近一個時期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也給人們展示出矛盾的經濟畫面。二、三月份,美國公司裁員勢頭大大超過經濟學家的預測,裁員人數將近40萬人,明顯高於前幾個月。三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繼續下跌,接近10年來的最低點。工業生產二、三月份連續下降,製造業依然相當疲軟。但另一方面,一些數據又顯示,專家普遍預期的消費趨於疲軟的問題並沒有出現。三月份的零售額上漲了百分之二點一,相當有力。新房開工率在三月份出現了百分之八點三的強勁增長,更是超出專家預測的兩倍。住宅建築的強勁增長對保持經濟增長具有很大的作用。經濟學家們一直擔心美國的通貨緊縮問題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下會進一步惡化。但是三月份的通貨膨脹指數,生產者價格指數和消費者價格指數都出現了高於預期的增長。分析人士指出,這些指數的上升並不表示美國出現了通貨膨脹的威脅,而是說,通貨緊縮問題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嚴重。

*經濟結構問題將更加突出*

美國第五大銀行[富國銀行](WELLS FARGO)副總裁兼總經濟師孫聖源表示,戰爭雖然結束,經濟結構性問題會突出出來。他預測今年的經濟增長將依然比較疲軟。

孫聖源博士說:“前景肯定轉好。我們估計經濟增長力度會增強,股市也會好轉,特別是在下半年。但是,老問題並沒有解決,其中之一就是結構問題,比如消費者的債務負擔太大,信心過低,盡管會有一些恢復,但在經濟出現實質起色之前恐怕壓力難以減輕。資本支出也難有明顯增加。這些經濟結構的問題都將妨礙經濟復甦達到應有的水平。”

孫聖源認為,公司面臨的問題主要是需求不足。這個問題不會因為戰爭的結束而自動消失。需求不足的問題在出現重大改善之前,公司企業不可能放開膽子增加人手,擴大業務。

*薩斯病和地緣政治*

在談到今後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新的不確定因素的時候,這些著名的經濟師們認為來自薩斯病和地緣政治。

讚迪說:“薩斯病非常嚴重,特別是對亞洲經濟。這將會破壞已經相當疲軟的經濟。如果得不到控制,影響還會擴大。薩斯病已經蔓延到美國和歐洲,這對脆弱的世界經濟是一個大的威脅,對所有樂觀的經濟預測都是一個很大的假設。”

孫聖源認為,戰爭雖然結束了,但地緣政治依然是重大的不確定因素。北韓的問題,敘利亞的問題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目前油價回落了一些,但原油價格依然保持在29美元一桶的水平,這也反映了人們對地緣政治因素的擔憂。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分析員說對伊戰爭不能與波斯灣戰爭相提並論
曹長青:對伊戰爭和美國經濟
矽谷專家:美國即使速戰速決經濟問題仍存在
美伊戰爭對美國經濟影響視戰爭進度而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