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貧樂道是空笑夢?

吳惠林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3日訊】「縱物慾還賭債,學生為錢誤入歧途,大學生賣護照」的斗大標題,映入你我的眼簾時,感覺是如何呢?想必有不少人已見怪不怪,因為麻木了嘛!而「笑貧不笑娼」在那麼古早以前也已是人們的口頭禪了。這也隱示著長久以來,道德淪喪,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已盤據人心,只是情勢還在向下沈淪而已!

當今提及「經濟」這個詞,指的大都是「物質」,而經濟成長、經濟景氣也就是典型的衡量指標。發展至今,所謂的進步也很明顯地與物質呈現顯著的正向關係,君不見測量貧富、幸福等等價值面指標,也緊緊地與物質掛勾啊!「一切向錢看」很可以作為此種現象的寫照。為了得到錢,學生除了正當性兼差之外,多年來逐漸沾染社會上不良習慣,偷、搶之外,炒股票、應召援交也屢見不鮮,甚至還出現印假鈔事件。當信用卡如火如荼出籠,刷爆新聞就如家常便飯,如今竟演進到賣護照。

據檢警單位表示,在偵辦案子中,賣護照給人蛇集團涉案者,大學女生比男生多,原因是濫用信用卡和預借現金卡,而這些學生即使欠債也要買名牌服飾、皮包、化妝品並頻換手機等,甚至還有賭博欠債的因素呢!涉案大學生也表示,沒有現金卡和信用卡就跟不上時代,言下之意這是校園潮流,一般大學生也視為理所當然!

雖然這些涉案大學生所說的「物質享受」是學園潮流,有待更嚴謹且全面性了解,但經由各種媒體的宣揚報導,難免感染到尚保持純潔的其他學子。撇開這種媒體效應該如何導入正途不談,我們必須嚴肅正視大學生為何會如此縱物慾?為何只圖目前一時的享受,卻完全不顧及諸多可能的可怕後果?為何國家社會的未來中堅份子會如此的短視近利?

要認真尋根探源,可能經緯萬端,但「社會風氣」倒可涵括一切,而風氣的形成並非一時或少數人即可為之,必須有迷人的觀念和政府強力政策作主導,方可有效速成並擴至各層面。若全球普遍採行,風行草偃更是理所當然。

翻開歷史,是可找到這樣的事例。那是凱因斯所揭櫫,並從1940年代以後即風靡全球的「創造有效需求」、「重視消費」,並賦予政府政策作為主導角色的理論。七十多年來對世人的浸淫灌輸,終於形成根深柢固、牢不可破的行為準則,而物慾享受也不知不覺地隨之根植在世人心中,台灣民眾也不能免。除非將此觀念徹底根除,否則物慾橫流難消弭,「安貧樂道」也會是奢求啊!
(轉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名家專欄】摧毀共產主義從各州開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