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地球日的憂思

雲山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30日訊】每年4月22日,世界各地都以各种方式紀念世界地球日。早在33年前的1970年,環保人士已響亮提出”世界只有一個地球”的呼吁,要求人們保護地球,愛護我們的地球家園。33年過去了,世界人民的環保意識已大大增強,許多人投身環境保護工作,環保已成了當代最時尚的名詞。中國從1972年派人參加國際環境會議起,開始了環保工作的新時代。今年中國開展總結環境三十年的活動,人們既感到中國環保工作30多年來有較大進展,環境有了一些改善,但仍為中國的生態環境退化而擔憂,認為今年的地球日應該好好反思近30年的生態環境變化,認真對待生態環境惡化的嚴峻形勢,只有知已知彼,才能真正解決中國的生態環境退化問題。

專家普遍認為,中國的生態環境退化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

一是森林生態系統退化:近年我國的林地面積、森林覆蓋率都有一些增長,但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构和功能并沒有因此而改善。呈現數量增長而質量下降的趨勢。具体表現為人工林面積擴大,天然林面積卻明顯縮小;經濟林面積擴大,防護林面積縮小;中幼年林面積擴大,成熟林面積縮小,使得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功能穩定性大不如前,諸如水土保持能力下降,涵養水源能力削弱,气候調節能力減弱等等。

二是草原生態系統退化。我國已有90%的草原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約三分之一明顯退化,牧區產草量90年代比80年代下降了1/2至1/3。优質草、高營養草減少,劣質草、雜草和毒草增多。草原退化使其防風固沙作用減弱,導致強沙塵暴逐年增加。

三是水生態系統失衡。江河斷流不僅發生在降雨少的北方和西部地區,近年也發生在南方。八十年代我國湖泊數量比七十年代減少19%,面積減少約10%,湖泊調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旱澇災害頻繁。北方甚至長江下游由於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引發地面沉降。地表水污染嚴重,全國約三分之二的江河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大江大河的監測斷面中,僅有29%達到好於三類水的標准。

四是綠洲生態系統呈逆向演化。天然綠洲縮小,下游綠洲縮小。人工綠洲擴大而內部荒漠化漫延,人工綠洲與沙漠之間的過渡帶明顯萎縮。

五是生物多樣性銳減。現在我國瀕危或接近瀕危的高等植物已有四、五千种,有354种野生植物和258种野生動物瀕臨滅絕。

專家指出,中國的生態環境退化還表現為:一方治理多方破坏,點上治理面上破坏,不少地方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一些表面的生態建設,另一方面卻放任自然資源的不合理開發,邊開發邊破坏。

生態學家還糾正一些人的認識誤區:把提高森林、草原覆蓋率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的最終目標,花大力气增加林地、草地面積,卻不管生態功能如何,而且往往仍按照傳統習慣把生態系統分為森林、草原、海洋、水、土、礦、動植物等分別交給不同政府部門去建設和管理,因而把理應綜合考慮、綜合治理的生態環境人為地分割,”各自為政”的結果是各唱各的調,形不成”交響樂”、”大合唱”。正确的做法應該是以維護生態系統結构,改善生態環境功能,保証生態過程的完整性,才是生態環境保護的最高目的。生態環境退化是人類不合理活動引起的,必須預防為主,保護优先。要調整人類的經濟行為,要依靠法律、經濟、行政的綜合措施,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跟著破坏者的屁股去一點一點的治理。否則,依然是重蹈覆轍,治理赶不上破坏。 (RFA, 2003-04-29)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