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美國新國防預算案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4月3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韋娓4月30日報導) 布什政府要求增加2004年度的國防預算,以適應美國軍隊轉型的需要。布什政府剛提出了2004年度的政府各部所需開支預算要求,其中為五角大樓提出的經費要求是三千九百九十億美元,這比今年的預算提高了一百六十九億美元,增長率是百分之四點四,同時使得國防預算經費回升到了冷戰時代的水平。

“轉型”被國防部列為當務之急,具體說就是為了把軍隊改造成更靈活機動、更具致敵於死地的戰鬥力、更適應參與多國部隊行動而發展有關技術及其推行有關方案。五角大樓的經費預算部門負責人說,2004年度經費中的二百四十億美元將用於軍事技術改造。而國防經費中的一千三百五十億美元要用於軍事技術研究及裝備採購上,換句話說,很大一部份經費要花在發展並購買新型武器上。這一切反映出國防部一心嚮往的新型“美國式戰爭”,而它更深層的內涵是在對 9-11 事件所徹底改變的“美國使命”作出反應。也就是說美國人如今共有的危機感擴展了美國軍隊的任務,使之成為一支維持世界安全的部隊。

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說,部隊的靈活機動和行動的準確無誤,要憑借情報工作而不是依靠火力。 拉姆斯菲爾德在伊拉克戰爭中引人注目地把特種部隊推向軍事行動的中心地位。總之,國防部認為由於美國軍方的新使命,美軍的技術更新和改組轉型勢在必行, 從而需要更多資金。這一理念在有關研究人員中引起不同的反響。

*增加國防開支帶來間接經濟效益*

傳統基金會的貝克﹒斯普林贊同國防預算的增加。 他認為預算不能光看票面價值,要考慮到通貨膨脹和國民經濟增長, 這樣這次增加國防預算就無可非議,而且增加的幅度還低於其它部門。他說,國防預算不能為政府預算超出經濟增長承擔責任,換句話說國防開支並非造成國家財政赤字的原因。

貝克﹒斯普林指出,增加國防開支有間接的經濟效益。首先它助長全球貿易機制,美國對全球安全所承擔的責任和美國在國際政壇所起的斡旋調停作用,給美國創造了在全球範圍進行投資和貿易的機會。 其次, 加強國防和國土安全防務,防患於未然,達到遏制恐怖襲擊的目的,並避免因而產生的巨大經濟損失,是有利於經濟的第二因素。最後,美國為了維持世界秩序而對蓄養恐怖主義並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統治集團宣戰,也為美國和世界經濟體系贏得能源等礦物資源,這些都是經濟建設的基石,美國通過伊拉克戰爭得到石油就是例子。”

*增加國防開支有政治因素*

但是國防情報中心的溫斯洛﹒ 惠勒卻對增加國防預算持負面態度,他說:“我斷定擬議中的國防開支預算多半是政治氣候的反映而並非戰略所需。然而我們並不是說要克扣部隊的經費。我軍理所當然需要得到更好的待遇、現代化的裝備,也必需有軍隊轉化改組所需的資金,但是我認為我們即使不增加預算也能做到上述各點。”他認為,既然要擺脫傳統戰爭的框架,就必需削減軍隊人員和常規武器裝備,因為現代戰場上人多不再意味著強大的威力,反而只是龐大的攻擊目標。另外,既然現代戰爭取勝不靠火力而靠技術和情報,那麼應當省下傳統武器裝備上的經費,作為軍隊轉型所需。

還有專家指出,美國在全球安全防務中不能包攬一切,例如,現在該讓歐洲國家擔負歐洲防務中一些軍事行動的掃尾工作,讓歐洲國家承擔一些任務。 最後,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沒能利用設在一些波斯灣地區國家的基地為軍隊部署和後勤供應服務, 美國應當從中吸取教訓,重新考慮在各地設基地的必要性。總而言之,軍方和商家有同樣的原則:錢得使在刀刃上,少花錢、多辦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特勤局探員在拜登訪洛杉磯期間遭搶劫
橙縣台僑參加7/4國慶遊行 挺台灣國際發聲
Tim Scott受億萬富翁青睞 將競選共和黨副總統
「極端」野火迫使新墨西哥州整個城鎮疏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