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無須遮醜 也談中國地下經濟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9日訊】十多年前,當蘇聯解體,民主俄羅斯誕生之初,經濟面臨困境,社會也呈現若干亂象,比鄰的中國北京當局,懷著對民主潮流的深刻仇視,借其官方媒體,對俄羅斯轉型期的消極面極盡渲染,對俄羅斯的國家形象極盡妖魔化。妖魔化之一:俄羅斯地下經濟如何如何地猖獗,黑錢如何如何地泛濫。

對別國的妖魔化,無形間是爲自己遮醜。其實,同樣的問題,即黑錢和地下經濟,在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謂“地下經濟”,指在政府監管之外,未向政府申報和納稅,其産值和收入均未計入政府統計的國民生產總值的經濟活動。國際上稱之爲“經濟黑洞”。通過地下經濟獲得的非法收入,稱爲“黑錢”。

最近,國內一些媒體和機構,終於開始吞吞吐吐地披露一些內幕:

中國地下經濟高達2000億人民幣,占國民經濟2%;這類地下經濟活動,包括貪污、受賄、走私、販毒、詐騙、偷稅漏稅,等等;伴隨著巨大規模的地下經濟,是巨大規模的地下洗錢活動。《北京青年報》總結了黑錢的流向途徑,包括:

一,流向境外。許多貪官污吏,以送子女出國留學或送家屬出國觀光爲名,轉移贓款,並在境外投資置業,把在國內的非法所得,在他國合法化。事實的確如此,比如加拿大,在湧向該國的留學生潮中,人們就驚訝地發現,其中,不少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居住豪華,出手闊綽,甚至常常進出賭場,揮霍無度。使不少來自臺灣、香港、新加坡的留學生,目瞪口呆,且相形見絀。望塵莫及,自愧弗如。

二,地下錢莊。在全國許多省市,地下錢莊活躍,以各種形式幫助黑錢持有者洗錢,組織他們從事各種金融投資,以達到“錢滾錢”的增值目的。

三,銀行存款。一些黑錢持有者,直接將非法所得,存入銀行,變成銀行存款。之所以能夠得逞,是因爲,長期以來,中國銀行系統實行的是無記名存款制,黑錢持有者便能以不同戶名,分批存入款項。這也恰恰能從另一個方面揭穿,中國銀行儲蓄增長率,總是大大高於國民經濟增長率的咄咄怪事。

四,轉爲地上畸形消費和合法投資。在全國許多城鄉,娛樂行業主要成了黑錢持有者的消費場所,這就是爲什麽,在一些地方,每當一樁大型腐敗案或走私案遭到查處之後,當地的娛樂業立即蕭條。將非法收入轉爲合法投資,是另一種形式。比如房地産業,之所以一再出現泡沫,與相關的地下經濟活動不無干系。一些官匪勾結的黑勢力,霸佔一方,凡黑勢力涉足的行業,所有其他人都“自動退出”,不敢與之競爭。如盤踞福建省順昌縣長達十餘年的“徐氏”黑社會集團,以此手段,進入和霸佔了當地服裝、鞋帽、建築、建材、運輸、飲食、娛樂等十多個行業。

地下經濟的興旺,也部分地詮釋了中國經濟的表面繁榮和失業加劇的不對稱怪像。

地下經濟和黑錢泛濫,歸根到底,源於體制問題。在多年前的俄羅斯,源於舊體制的後遺症;在當今中國,則是不折不扣的現行體制綜合症。俄羅斯能夠逐漸削弱和消除地下經濟,基於其新型民主與法治制度的優勢;中國地下經濟的持續猖獗,和難以根除,在於中國面臨著當權者固守現行制度,相關體制弊端因而難以根除的嚴峻現實。

—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勁松:觀念落後—東北經濟困境一瞥
陳勁松:北京在北朝鮮問題上玩火
陳勁松:伊拉克,北朝鮮──中國的取捨
貿易順差:中國從美國獲益知多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