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核危機—東盟會議關注焦點

標籤:

【大紀元6月19日報導】(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目前正在柬埔寨金邊召開的東盟區域論壇會議上,朝鮮核武危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但是至今還沒有就化解危機取得任何進展。有的分析人士說,朝鮮問題解決的關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的作為。那麼,中國能做什麼,做了什麼,它又有些什麼顧慮呢?下面是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申華的採訪報導。

東盟區域論壇會議是這一地區唯一的有關地區安全問題的會議。但是有多國外交部長參加的這次會議卻並沒有在朝鮮核武問題上取得任何進展。法新社19號報導援引韓國外交通商部一位高級官員的話說,這次會議上令人感到希望的一個跡象是,中國顯得更加願意幫忙了。

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在這次會議上強調了中國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立場,並首次公開贊成就此舉行有中、美、朝、日本和韓國參加的多邊會談。

此前在今年四月份,中國在北京主持了中、美、朝三邊會談,得到國際社會的好評,但是至今這次會談還沒有明顯的成果。朝鮮核危機持續了八個多月,美、朝雙方互不相讓,朝鮮更是不斷的以發展核武和武力反擊相威脅,讓國際社會頗感緊張,但又無可奈何。

為了打通這一瓶頸,人們把注意力放到了中國身上。中國是朝鮮的近鄰,又是朝鮮傳統上的盟友。那麼,中國還能在現在的基礎上再做些什麼呢?日本法政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趙宏偉認為,中國要是真想解決朝鮮問題,其實不難。

中國是朝鮮最大的援助國。據世界糧食計劃署說,朝鮮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吃不飽。中國的援助可以說是朝鮮的命脈。三月份,中國通往朝鮮的輸油管道突然中止輸油三天,說是由於技術原因,令朝鮮感到緊張。在那之後不久,朝鮮同意在北京參加三方會談。不過,趙宏偉表示,現在的問題是中國願不願意動用它手上的王牌。在趙宏偉看來,中國有兩個顧慮。一是韓國的態度。

趙宏偉認為,中國另一個顧慮是小國對大國微妙的心理狀態。他說,如果大國外交手腕利落,會使小國感到後怕:萬一下次輪到自己頭上,還不是大國案板上的一塊肉?所以,趙宏偉說,為了外交上的平衡,中國也許不會在朝鮮問題上積極果斷的行事。

另外,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分析,中國不會輕易切斷向朝鮮的援助,還有對國內政治的考慮。

夏明還分析道,中國雖然不願看到朝鮮有核武器,但也不願意看到朝鮮和美國關係得到太大改善,否則,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影響力就會受到影響。

盡管中國有這些顧慮,但是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仍然是中國的目的。所以,中國在採取下一步行動之前,有很多平衡工作要做。

趙宏偉提到,七月份韓國總統盧武鉉要訪問北京,這是雙方在朝鮮問題上就具體行動達成一致的好機會。

自由亞洲電台申華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傳美國防部將裁減一萬多名駐韓美軍
鮑爾將赴金邊參加東南亞國協地區論壇
第一部《格庵遺錄》是一部天書(一)
南北韓舉行縱貫鐵路接軌儀式 雙方態度低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