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長廊

顧炎武的書法

【大紀元6月6日訊】

顧炎武(一六一三~一六八二)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改為炎武,字寧人,自署蔣山佣,因居亭林鎮,學者尊稱為亭林先生,清昆山(今屬江蘇)人,十四歲為諸生,與摯友歸莊共入復社,耿介不混俗,有歸奇顧怪 之目,反對宦官專權,角逐科場,累試不第,棄科舉,退而讀書,著書立說清兵南下,與歸莊等倡保家鄉,參加抗清,魯王授為兵部司務,唐王授為兵部職方郎,嗣後,為冤家所迫,外走他鄉,曾四謁孝陵,六謁思陵,四十五歲後,遍遊江漢,以觀山川之勝,繼而北遊華北,訪問風俗,搜集資料,研究邊塞地理,防務,墾田,康熙時舉博學鴻詞,荐修(明史)不就,飽經憂患,至死不仕清廷,治學博大精深,舉凡經史百家,音韻文字,方志輿地,金石考古,郡吧典故,天文儀象,河曹兵曹,無不涉獵,其學辨陸王之非,以朱子為宗,深入儒之室,但以漢學為不可廢,負經世之才,思見用於當世,治學惟在,明道救世 主張博學於文,強調學做自一身以至於天下國家之事,認為聖人所之書,皆以為撥亂反正,移風易俗,為治平之用,而無益者不談,提出行己有恥,認為自子弟友以至出入往來辭受取與之間,皆有恥之事,認為不廉則無所不取,不取則無所不為,痛斥隨世浮沉改形換骨,者,辨明亡國與亡天下之別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認為民族存亡比國家和君臣關係更重要,主張治亂之關,必在人心風俗,提出 撥亂滌污,法古用復,的主張,反對帝王至高無上,分天子之權,斥責 獨治 提倡 眾治 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批判封建專制的郡縣及與之聯繫科舉,生員,胥吏,法律等制度,但也同時主張 重氏族 行世官 寓封建於郡縣 的復古主張 繼承張載太虛即氣的思想,認為盈天地之間者皆氣,非器則道無所寓,上帝司禍福,天神察善惡及佛教地獄是不存在的,但死而為鬼神則是有的,反對輪回說,謂新生者猶如雲霓而雨,非前雨,提出理學為經學的思想,反對空談性,命,心,理,指斥理學為禪學,批判王陽明,良知,說,反對用心於內,審古韻之微,補左傳 杜注之遺,究六經奧,與兩漢同風,倡導引古籌今和證實去偽對清代歷史編纂學和史料學的發展,做出了頁獻,其學博大通達,崇實致用,變明季空疏學風,重考據訓詁,開一代樸學風氣,對後來考據學中之吳派,皖派都有影響,一生著述,卷帙之積,幾於等身,主要著作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左傳杜解補正九經誤字石經考歷代帝王宅京記金石文字記求古靈亭林文集亭林詩集亭林全集明季實錄蔣山佣殘稿等

轉載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