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綺慧:董建華叫左報太沉重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7月8日訊】亞洲時報林綺慧7月7日撰文/在剛過去改寫香港歷史的一周,和行政長官董建華一起跟不上形勢變化的,有通常被稱為”左派報章”的親北京媒體。

董建華政府在周一凌晨才宣布押後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二讀,《大公報》和《香港商報》都未能趕及將有關消息刊登,只有《文匯報》報道了政府有關決定。

香港就是否如期在7月9日進行二讀可說是峰迴路轉。由於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周日晚上,突然宣佈辭去行會職務,並表示自由黨支持押後二讀,令立法會內不再存在足夠票數支持政府。董建華政府的唯一選擇是宣布將二讀押後。

自七一遊行後,社會上響起一片反對國安法如期二讀的聲音,有些以往較親政府的報章,都轉站在群眾一方,反對政府如期立法,當然政府還有忠實支持者,《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三份”左派報章”仍如舊支持政府如期立法。

在行政長官董建華仍未就23條立法表態時,《文匯報》在7月3日的社評就以《二十三條立法決不能延遲》為題,表明支持政府如期立法。

政府決定押後立法,《文匯報》在標題用上《立法二讀被迫押後》字句,暗示政府被自由黨改為支持押後所迫。《文匯報》6日一篇標為《特首:有信心獲足夠票》報道中,行政長官董建華自信地指出,因為行政會議實行集體負責制,所以國安條例修訂草案對行政會議成員兼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有約束力。豈知事隔一日,田北俊為解脫行會的約束力,選擇請辭行會職務,並同時宣布自由黨支持押後二讀,令押後二讀的機會大增。

《香港商報》、《大公報》和《文匯報》連日來用上大篇幅報道支持立法的新聞,並有不少團體和中資企業在以上三份報章上,刊登廣告支持政府如期立法,與政府宣布押後二讀的新聞相映成趣。

以上三份報章周一的社論仍支持政府就23條立法。當中《大公報》指政府應要有勇氣地履行立法責任,《香港商報》認為政府已用心良苦地作出讓步,並指23條立法已變為政治工具,社會變得政治化和情緒化,就算政府想避開爭議亦很難。《文匯報》社論指出,經過﹝上周六﹞修訂後香港國安法比歐美國家寬鬆,市民應該消除疑慮。對國安法被迫延遲立法,《文匯報》認為立法會議員和各界人士,應以香港長遠利益著想,積極支持和配合政府立法。

較特別的是一直被《文匯報》冷待的民主派議員,亦出現在該報頭條新聞內,這現象本身已夠新聞性。《文匯報》竟然引述發起七一50萬人大遊行的民間人權陣線發言人李卓人和民主黨主席楊森說,田北俊辭職的決定是明智。

除了以上三份左派報章外,值得一提的是《星島日報》。這份近年來被一些香港傳媒中人稱為”第四份左報”的老牌報章,在5日題為《「的盧」躍溪勝過緩兵之計》及6日《不要為擱置而擱置》的社評中,都表明支持政府如期立法,但在7日的社評中,《星島日報》卻未有如以上三份報章般,繼續表明支持政府如期立法,而是呼籲警方與參與七九集會人士要充分合作,減少對工商界的影響。(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欄】杜導斌:為香港人民的胜利歡呼!
受國安草案爭議董建華民望跌至新低點
董建華押後二讀國安法草案緩和了緊張局勢
23條立法押後:內地媒體跟不上形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