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人多力量小”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19日訊】
看過卡通片《三個和尚》的人一定不會忘記其中妙趣橫生的劇情與人物造型。它的前半段故事是依據中國諺語“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擡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改編而來的。當山頂廟裏只有小和尚一人時,他自己每天打水自己喝;未了個高高的瘦和尚時,兩人商量後合力擡水喝;當最後又來一個胖和尚時,三人誰也不願出力打水,結果水缸也空了,大家都沒水喝了。諺語的寓意是人多反而難辦事,就像西方人常說的“厨師太多毀了一鍋湯”。

不過中國還有句諺語叫做: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說的又是團體作業優于個人,那麽究竟哪一句諺語更符合實際呢?

對于心理學家而言,這兩句話都有其正確的時候。因爲在解决問題的時候,人數的多寡幷不是决定性因素,工作性質,工作者的動機、情緒等也都是重要的方面。

首先心理學家發現的確存在所謂的“社會浪費”,它指的是在團體作業中個人工作效率隨團體人數增加而下降的現象。例如在一次實驗中,心理學家召集了一些人,要他們每人大聲喊叫,幷記錄其音量。然後將他們編組,分別爲每組2人、4人、6人不等,也要他們大喊,幷記錄各人的音量。結果發現,雖然團體喊的總音量隨人數增加而增加,但個人的音量却隨團體人數增加而降低。也許每個參加過合唱團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

不過、在團體作業方式下,個人工作效率幷不一定下降,比如在組隊參與體育競賽時,很可能通過相互合作提高各自的成績,這又是爲什麽呢?

首先這是因爲競賽中個人的表現隨時引人注目,從而使團體成員都受到重視,避免了旁觀者效應;另外在競賽時隊員之間往往分工明確,職責固定,自然能激勵每個人發揮水平,全力爭勝。

事實上集體解决問題的主要優勢在于其擁有的知識或特長更多,因而在解决那些無法依靠個人完成的任務時更有利,使一個問題可以解剖爲幾個相關部分由團體協作完成。然而團體作業的主要缺點是集團內的成員必須處理與其他成員之間的交往關係,這常常使工作效率下降。另外團體作業也會對個人創造性有所阻礙,因爲人們經常由于害怕自己表現得與衆不同而放弃了一些具有獨創性的方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惠普、創意 聯手打造全球首座矽智財交易中心
東海一梟:我們的英雄
阿諾史瓦辛格堅信有力量讓加州起死回生
以軍與真主黨游擊隊交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