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專家稱賭人民幣升值可能慘輸

標籤:

【大紀元8月3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三十日電)北京金融專家指出,人民幣匯率走勢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不可能大幅變動,如果根據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賭人民幣升值,可能會輸得很慘。

新華網報導,一些市場人士認為,當前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國際收支保持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雙順差,外匯儲備大幅增加,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國際上甚至有人根據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展開投機活動。

但是北京有關金融專家指出,對人民幣匯率問題,必須全面客觀分析。目前中國大陸內外經濟形勢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是雙重的。表面上看,外匯市場供大於求,人民幣匯率存在一定升值壓力;但另一方面,目前中國還實行一定的外匯管制,企業和個人的外匯收入及支出都受到一些限制,外匯市場狀況不能完全反映真實的外匯供求關係。

而從國外形勢發展看,如果世界經濟復蘇,國際市場利率水準隨時有可能重新提高,美元匯率止跌趨穩,屆時外匯資金流向和人民幣匯率預期就有可能發生新的變化。

此外,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也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例如有效需求不足,就業壓力較大,銀行不良資產較多,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不好,人民幣匯率就有可能面臨另外一種情況。

報導說,中國大陸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自一九九四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對主要貨幣的匯率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基本穩定,維持在較窄的區間內波動,避免亞洲國家和地區貨幣競爭性貶值,阻止金融危機進一步擴散。

此後,由於相繼發生一系列重大事件,為減少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中國繼續維持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相對穩定,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

專家強調,匯率變化本身就一柄雙刃劍,升降對一國經濟各個方面的影響,乃至對任何國家的影響,都是有利有弊。任何只強調一個方面的說法都是片面的,甚至是危險的。由於人民幣不是國際結算貨幣,中國進出口以及對外債權和債務主要是以美元等國際貨幣計價結算,匯率波動,就會帶來匯率風險。目前國際上尚無衡量合理匯率水準的統一標準。匯率變動的利弊得失因素交織在一起,且處於變化之中,很難簡單得出結論。

專家說,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會不斷增加;但是即使將來的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擴大後,人民幣匯率也會是雙向變化,不可能只是單向變化。專家指出,在目前情況下,貿然根據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以下賭注的方式對待人民幣匯率,有可能會付出沉重代價。此外,專家也指出,維護國際收支平衡是中國四大宏觀調控目標之一,它與擴大內需、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促進經濟成長的目標是一致的。中國長期堅持的方針是: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節餘。國際收支出現持續較大逆差或較大順差,都會影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都不符合中國根本利益。

相關新聞
【新聞五人行】川普是否能再次贏得總統大選?
中興新通訊董事長被查 或涉江綿恆隱性利益地盤
3月曾被罰款 山東華豐煤礦透水事故8人被困
房價持續下跌 張家口六萬元可買兩室一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