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趕超中國?優勢何在?(1)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若思8月5日報導) 中國和印度都是亞洲的大國,也都是發展中國家。十多年來,中國的經濟增長一直高於印度,吸收的外資更是印度所望塵莫及的。然而,最近有兩位學者撰文指出,與中國相比,印度的發展潛力更大,可望在20年內趕上甚至超過中國。

中國製造的產品目前充斥著全球市場,被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的製造業看成是嚴重的威脅。中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更比印度高出十倍。然而,麻省理工學院的副教授黃亞生和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授卡納卻認為,印度比中國更有前途。兩位學者最近在外交政策雜誌上發表了題為《印度能否超過中國》的文章。

*印度出色本土企業較多*

文章說,中國雖然出口強勁,但產品大部份是外資企業製造的–中國的成功和在國際上的聲望主要來自外商的巨大投資。一個原因是,中國在海外有眾多的、富有的華僑,他們熱心幫助中國,向中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同時,中國也採取了種種優惠措施來吸引外國投資。而印度則有一個時期迴避外國投資;即使在改變心意之後,也沒有吸引到太多的投資。但是,兩位學者指出,印度有中國所沒有的東西,那就是一些可以在國際上與歐洲和美國最出色的公司一爭高下的本土企業。比如,印度的軟件業巨頭信息系統技術公司和WIPRO,以及大型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南星製藥公司和瑞地試驗室,在國際上都是本行業中的皎皎者。去年,福布斯雜誌選出的全球200個最傑出的小公司中,就有13家印度公司雀屏中選,而進入這個排行榜的中國公司卻只有4家。

文章的作者之一、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授卡納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印度的私營企業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印度的私營企業比中國多得多,已經在全球市場上嶄露頭角。在軟件業和製藥業,在汽車製造和其他一些領域,都是如此。而中國幾乎什麼也沒有。因此,這些公司作為未來經濟增長引擎的前景使我們相信,印度的前景的確比大多數人現在所認為的要光明。”

*印度軟性基礎設施較好*

卡納教授和他的合作者黃亞生教授在文章中指出,印度已經建立了比較先進的軟性基礎設施來支持這些本土企業。首先,印度的資本市場比中國的效率高,也比中國的資本市場透明。同時,印度的司法制度雖然仍存在一些重大弊病,但卻比中國的司法制度先進得多。卡納教授指出,在法治方面,印度比中國強得多,尤其是商業領域的法治。他說:“印度擁有一個幾十年來一直在運轉的獨立的司法制度,用司法程序審理和解決商業糾紛。中國沒有獨立的司法制度。黨一直就是司法,黨根據自己的觀點判斷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

卡納教授說,中國走的是另外一條路,“私有經濟在中國顯然有很多年受到歧視。雖然最近中國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改變那種狀況,但是我認為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私有經濟才能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

*中國對本土私營企業限制多*

兩位學者在文章中指出,中國在對外開放方面的改革比較大膽,但是在規章制度方面卻對本土的私營企業施加了大量的限制。直到四年前,這些公司才得到外國公司自從80年代初期以來就一直享有的憲法保護。直到90年代末期,包括銀行、電信、高速公路和鐵路等在內的20多個領域仍然不准私營企業涉足。同時,銀行界的大量資金貸給了效率不高的國營企業,導致資源嚴重浪費,銀行界的不良貸款高達百分之50。鑑於以上提到的種種原因,兩位學者認為,印度經濟可能後來居上,在未來20年裡趕上並超過中國。

兩位學者發表的有關印度經濟更有前途的文章,已經在國際上引起了一場討論。請留意我們的後續報導。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印高層軍事官員商討反恐事宜
印尼審判分離分子 和平前景渺茫
邁耶斯:伊拉克仍然有戰區.
仰光含糊表示可能釋放昂山素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