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中國採五對策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標籤:

【大紀元8月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六日電)面對國內外關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和壓力,中國大陸經濟專家提出對策認為,應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同時,可採取一些積極措施來調節人民幣的供求,緩解外匯儲備大幅增加所帶來的巨大升值壓力。

北京經濟參考報報導,歸納專家提出的五項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對策為:

第一是改善人民幣匯率的決定基礎。隨著中國資本項目管制的逐步放開和人民幣逐步走向市場化,外匯市場的供求也會更多地體現經常項目外匯收支以外的外匯供求,人民幣匯率的決定基礎將逐步過渡到經常項目為主兼顧其他因素特別是資本流動的情況。

其次是改進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銀行結售匯的強制性與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封閉性是導致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缺失的重要原因。因此,應將目前國內企業的強制結售匯制逐漸過渡到意願結匯制,使整個外匯供求有效地出清價格,同時使價格也能靈活地引導和調節供求。

第三是增加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主要包括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區間,減少中央銀行在市場上的干預頻率,代以其他的經濟方式和手段調整匯率水平。同時,人民幣匯率調控目標可由盯住美元轉為盯住一籃子貨幣。籃子中包括美元、日元和歐元三種貨幣,可根據貿易情況選擇適當權數。

第四是適當控制外匯儲備的過度增長並更好地利用這些儲備資源,建立將儲備轉化為投資、將資金轉化為資本的新機制;保持外匯儲備資金的流動性﹔盡快改變將外匯儲備大都壓在美元和美國債券上的狀況,增加歐元等幣種在中國外匯儲備中的比重﹔建立並改善外匯管理當局在外匯儲備管理過程中的風險管理框架。

第五是推進人民幣自由兌換的進程。目前,針對外匯市場的供求形勢,中國可考慮提高經常項目的可兌換程度,如增加居民和企業經常項目外匯支出使用額度,並將以前一些實際受限制的項目適當放開。

相關新聞
皇馬中國行評價兩極 北京民眾斥吸金之旅
北京官員四百餘人涉及腐敗  近百人外逃出境
武漢穿破襪聞名的官員涉受賄遭起訴
中國大陸個人所得稅率年內不會變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