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委員會籲中國開放快遞市場

標籤:

【大紀元9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余中笠9月12日報導)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在星期五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中,呼籲中國政府向外國公司全面開放航空快遞市場,這不但會讓全球性的快遞公司得益,也能夠為中國人創造就業機會。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這份最新發表的名為“中國的一體化航空快遞業:吸引外資與促進經濟增長的催化劑”的報告,是經過一年的時間,通過對219個在中國的海外公司和中國公司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做出的。報告指出,中國雖然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但是物流業的發展仍然處於十分落後的狀態。

*中國有270萬個貨運公司*

中國有270萬個貨運公司,絕大多數規模小,而且沒有一個公司有全國性服務網絡。起壟斷作用的是中國郵政,雖然中國郵政面臨外國公司的競爭正在改善服務,但是去年中國郵政推出了一個很麻煩的新的牌照制度,減慢了外國公司進入快遞市場的速度。目前的情況是,中國快遞整個行業效率低下,急需進行業內整合。

大多數接受調查的公司都認為中國在交通與物流方面存在的缺陷,削弱了他們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而一體化航空快遞業在緩解這些瓶頸問題時,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為中國在這方面存在的兩大問題–遞送速度慢與可靠性不夠–可以由跨國航空快遞公司來解決。

*中國郵政有雙重身份*

報告指出,現在的問題是,中國郵政既是政策法規的制定者,又是快遞業的從業者,擁有雙重身份,這一點不利於航空快遞公司為跨國公司及中國用戶提供服務與支持,他們的服務網絡也無法進一步擴大。

報告指出,在中國的跨國大型快遞公司,比如聯邦快遞FedEx、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TPG NV公司及敦豪國際公司DHL,都是不准許進行門到門遞送、監管控制、監管查詢協助清關等服務的。報告建議中國政府取消目前存在的很多程序上和官僚運作上的障礙,讓跨國公司提供高質量的遞送服務。報告認為快遞業的開放能夠吸引這些跨國大公司把基地轉移到中國,在未來五年內,中國可以收到30億美元的海外投資,為中國人創造80萬個就業機會。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柯白說,他們已經把這份報告的摘要用英文和中文寫出,呈交制定政策的中國政府官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吳敬璉稱中國大陸商業效率低競爭力差
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主題是完善市場經濟
TFT-LCD 7代廠資金 經建會全力支援
廣州毒情嚴峻 越來越多藝人白領吸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